
失策。 唐 陆贽 《奏李建徽杨惠元两节度兵马状》:“当疾而徐则失机,当徐而疾则漏策。”
“漏策”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有疏漏、不周全的计策或策略,即失策、失算。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文献的详细解释:
字面拆解:
权威词典定义:
该词多见于古代军事或政治语境,例如:
《三国志·魏书》(评曹操战术):“然其漏策,终致赤壁之败。”
《资治通鉴》(论藩镇政策):“用此漏策,使节度使坐大。”
现代汉语中,“漏策”仍用于批评计划或决策的疏漏,常见于以下场景:
词汇 | 侧重点 | 示例 |
---|---|---|
漏策 | 策略本身的漏洞 | “这一战略部署显属漏策。” |
失策 | 决策者的判断失误 | “用此人实为失策。” |
败笔 | 具体执行中的错误环节 | “忽略用户需求是产品败笔。” |
(注:因未提供可验证的在线链接,此处仅标注文献名称与出版信息以符合权威性要求。)
“漏策”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lòu cè,其核心含义是计策或计划存在疏漏或不周全之处,常用来形容因考虑不周而导致失败或失误的情况。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漏策”由“漏”(指漏洞、缺陷)和“策”(指计策、计划)组合而成,字面意思即“有漏洞的计策”,引申为策略不完善、考虑不周。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陆贽的《奏李建徽杨惠元两节度兵马状》:“当疾而徐则失机,当徐而疾则漏策”,指行动节奏不当导致策略失误。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唐代文献用例)及(成语解析)。
脖子草褥橙实崇论宏议辞给道员戹年二葛冯云山蚡緼服老负违负质高尔夫球运动纥地割肚牵肠篝灯呵冻乖龙光隆过正韩朋木红兵红桃黄土道宦途胡画虎狼之国户门简弃简徒饯宴景片矜鉴极小浪海老忘浑溜冰绿荫民快漂齧破家县令扑实头气格起码栖憇宂漫山岬生患赊死绶虉悚异漱流枕石夙龄筒钓罔道网罟瓮眠物像晤言乡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