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气格的意思、气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气格的解释

(1).指诗文的气韵和风格。 唐 皎然 《诗式》卷一:“语与兴驱,势逐情起,作不由意,气格自高。”《旧唐书·韩愈传》:“常以为自 魏 晋 已还,为文者多拘偶对,而经誥之指归, 迁 雄 之气格,不復振起矣。”《朱子语类》卷一三九:“人之文章也只是三十岁以前,气格都定,但有精与未精耳。”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七言古诗,唯 杜子美 不失初 唐 气格。”

(2).指人的气度和品格。 宋 范仲淹 《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铭》:“公少而倜儻,负气格。” 宋 陆游 《答陆伯政上舍书》:“ 石守道 、 李泰伯 气格相上下。” 明 王錂 《春芜记·访友》:“看你气格清标,体貌閒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气格"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意蕴的复合词,其内涵可归纳为以下四方面:

一、基本释义 《汉语大词典》将"气格"定义为"气韵和风格",指文艺作品或人格中蕴含的总体精神特质。该词由"气"(内在生命力)与"格"(外在形态规范)构成辩证统一体,体现中国传统美学中形神兼备的审美追求。

二、文学领域 在诗文批评中特指作品的品格风貌,宋代严羽《沧浪诗话》强调:"诗之品有九,其气格高下,犹人各有禀"。如杜甫诗作以"沉郁顿挫"之气格著称,体现雄浑悲怆的审美特质。

三、书画领域 《历代名画记》论及"气格"包含双重维度:笔力气势与品格定位。明代董其昌提出"书画贵有气格,气格既立,形质自生"(《画禅室随笔》),强调艺术创作中精神气韵对形式技巧的统摄作用。

四、人格修养 《朱子语类》延伸指人的气节品格:"士大夫当以气格自励,不可屈于权贵"。此处"气格"指刚正不阿的精神操守,与孟子"浩然之气"的儒家修养论一脉相承。

网络扩展解释

“气格”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主要应用于文学批评和人物品评领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诗文的气韵和风格

指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散文)中体现的意境、气势和艺术特色。例如:

  1. 唐代皎然在《诗式》中提到“作不由意,气格自高”,强调诗文内在气韵的自然流露。
  2. 《旧唐书·韩愈传》评价韩愈文章“迁雄之气格”,指其继承了司马迁、扬雄的雄健文风。
  3.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提出“人之文章三十岁前气格已定”,说明文学风格的形成与年龄相关。

二、人的气度和品格

指个人内在的修养、风度及精神境界。例如:

  1. 宋代范仲淹在墓志铭中称胡公“少而倜傥,负气格”,形容其洒脱不凡的气质。
  2. 陆游评价石守道、李泰伯“气格相上下”,指两人品格与风度的相似性。
  3. 明代王錂的《春芜记》用“气格清标”描述人物清雅高洁的仪态。

补充说明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代文献和权威词典的解释,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宣和画谱》等原始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百蔬报荒播生岑锐差操谗脣春联粗袍粝食丹阳布衣大媳妇的颅洞知恶忌废滞丰暇服务费高山冠根根梢梢梏桎害孩子函件寒蝇好转花朝月夕胡蝶火旂甲骨文岬角佳实戢戢久格开纳夸节狼吞虎咽老人家梁木丽格琉璃厂淖泽颞顬蒱睃摸索桥头堡婍嬟鹊河折秤生尅沈懑涉套石舄世绪失音诗徵天材天策填牣涒滩顽才微阳五祖七真闲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