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其道无由 ”。找不到门径;无法办到。《汉书·刑法志》:“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繇也。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
“其道亡繇”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qí dào wáng yáo,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成语强调路径或方法的缺失,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出处权威(如《汉书》),用法规范,适合用于书面表达或学术讨论。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书·刑法志》原文或清代文献。
《其道亡繇》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一个人做事没有规矩,没有原则,结果必然失败。
《其道亡繇》的部首是"言",笔画数为11。
《其道亡繇》出自《论语》,其中的原文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国家通过法律约束人民的行为,可以使人民不敢违法乱纪;如果通过道德和礼仪规范人民的行为,人们会有道德感和自律意识。
《其道亡繇》的繁体字为「其道亡繇」。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繇」的古字形是「僦」,表示人丁贫困。
他在工作中总是随意敷衍,完全没有原则,结果《其道亡繇》,一事无成。
无规矩、无原则、不拘束、放任自流等。
无序、混乱、不守纪律。
守法、遵循原则、遵守规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