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聋昧的意思、聋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聋昧的解释

愚昧;耳聋目盲。 汉 陈琳 《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昔 鬼方 聋昧, 崇虎 谗凶, 殷辛 暴虐,三者皆下科也。” 唐 元稹 《立部伎》诗:“工师尽取聋昧人,岂是先王作之过。”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聋昧”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由“聋”(听觉障碍)和“昧”(愚昧无知)组合而成,形容人既丧失听觉能力,又缺乏基本认知与判断力,引申为对事物无知且不明事理的状态。

二、文献引用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例如:

  1. 汉代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用“鬼方聋昧”批评愚昧族群;
  2. 唐代元稹《立部伎》以“工师尽取聋昧人”暗讽当权者用人不当。

三、使用场景 多用于贬义语境,常见于:

四、近义关联词 与“冥顽不灵”“蒙昧无知”等词含义相近,但更强调生理缺陷与心智愚钝的双重属性。

需注意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文言色彩较浓的语境或学术讨论中。

网络扩展解释二

《聋昧》的意思

《聋昧》是指听力有缺陷或者完全丧失听力的状态,既指聋又指哑。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听力有问题,无法听到声音或者无法听清楚声音。

部首和笔画

《聋昧》的部首是耳,它的拆分部首是口和耳。它的总笔画数为20。

来源和繁体时写法

《聋昧》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最初写作「耳聋口哑」,后来逐渐简化为现在的「聋昧」。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也是「聾昧」。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有时候还会以「无耳无舌」来表示聋哑的意思。

例句

1. 他生来聋昧,但通过听觉训练,他学会了通过手语和嘴唇读唇来与人交流。

2. 那位老人由于年龄增长,逐渐变得聋昧,需要听力助听器帮助他听清楚声音。

组词

1. 聋哑:指同时聋和哑的人。

2. 耳聋:指只有听力有问题的人,而不包含哑巴。

3. 哑巴:指只有语言沟通有问题的人,而不包含聋的。

近义词

1. 失聪:指完全丧失听力。

2. 听觉障碍:指听力受限制或有问题。

反义词

1. 听力正常:指人的听力没有任何问题。

2. 能听能说:指既能听得到声音,也能正常发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