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史科的意思、史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史科的解释

唐 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新唐书·选举志上》:“諫议大夫 殷侑 言:‘三史为书,劝善惩恶,亚於六经。比来史学都废,至有身处班列,而朝廷旧章莫能知者。’於是立史科及三传科。” 宋 王溥 《唐会要·贡举中》:“伏惟国朝故事,国子学有文史直者,宏文馆宏文生,并试以《史记》、两《汉书》、《三国志》,又有一史科……伏请置前件史科,每史问大义一百条,策三道。义通七,策通二以上为及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史科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

指唐代为选拔史官特设的考试科目,考生需精通史学典籍。据《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史科与进士科、明经科并列,考察《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史书的解读与策论能力,合格者授史官职务。此义项现已不常用,属历史专有名词。

二、史官职务或历史学科的代称

在古代文献中偶作“史官”或“史学”的简称。如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提及“史科之责,在于实录”,此处“史科”即指史官的职责。现代汉语中此用法已罕见,仅见于特定历史语境。


参考资料说明

本文释义综合权威历史文献及汉语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

“史科”一词的含义主要包含以下两个层面的解释:

一、历史学范畴的广义解释(现代语境)

指历史学科,即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历史事件及人物的学术领域。该用法多用于现代学术讨论或教育场景中,例如描述高校专业设置或研究方向。

二、唐代科举制度的专有名词(核心含义)

史科是唐代科举考试的专项科目,具有以下特点:

  1. 设立背景
    唐穆宗时期,谏议大夫殷侑因担忧史学衰微,上奏建议设立史科。据《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当时官员甚至对朝廷旧章缺乏了解,故于长庆二年(822年)正式设立。

  2. 考试内容
    主要考核《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前代史书,要求考生掌握大义百条并回答策论三道。

  3. 选拔目的
    旨在选拔精通历史典籍、具备治国理政历史经验的人才,与三传科(《春秋》三传)并列,地位仅次于儒家经典科目。


注意:现代部分资料将“史科”直接等同于历史学科,实为词义泛化现象。其原始定义特指唐代科举科目,需结合语境区分古今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案临敖包班朝録巴西利亚陂渠笔偈布拉格察典赪尾澄湛垂露蹙顄黨伐地质时代鹅鸭之争负欠还官海陆风和厚和啰槌宏伟豢池话胚疆略讲仪见托髻螺径情直行金星礜石樛枝畯民驹影溃引厉兵粟马吏蠹灵门橹楯赂买绵缠名酒民夷拿班作势滂沛鞶帨磻溪篇叶峤路日月书师死不足惜素柰缩略素水汤壶脱囊详华贤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