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传说中龙头马身的神兽。《书·顾命》“天球,河图,在东序” 孔 传:“ 伏牺 王天下,龙马出 河 。遂则其文,画八卦,谓之河图。”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粤在 伏羲 ,受龙马图於 河 ,八卦是也。” 明 李贽 《方竹图卷文》:“寧独是,龙马负图, 洛 龟呈瑞,仪於 舜 ,鸣於 文 ,获於 鲁叟 ,物之爱人,自古而然矣,而其谁能堪之。”
(2).《周礼·夏官·廋人》:“马八尺以上为龙。”因以“龙马”指骏马。 南朝 齐 谢朓 《送远曲》:“方衢控龙马,平路骋朱轮。” 南朝 梁简文帝 《洛阳道》诗:“金鞍照龙马,罗袂拂春桑。” 唐 李白 《白马篇》:“龙马花雪毛,金鞍 五陵 豪。” 清 范必英 《诸将》诗:“鵰旗铁阵参云黑,龙马 珠江 浴日红。”
(3).星宿名。即房宿。《周礼·夏官·校人》“春祭马祖” 汉 郑玄 注:“《孝经説》曰:‘房为龙马。’”
(4).官名。 汉 时太仆之属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龙马、闲驹、橐泉、騊駼、承华五监长丞。”
“龙马”一词在中国文化中有多重含义,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类:
龙马既是神话中的祥瑞神兽,也是骏马、星宿及官职的代称,其文化内涵从古代经典延伸到现代成语,承载着力量、智慧与精神活力的多重象征。
《龙马》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指的是龙和马。龙是中国传统神话中的神兽,象征着吉祥和权力;马则是一种动物,象征着奔驰和自由。
《龙马》的部首是龙,它由“龙”字的全部笔画组成。
《龙马》的总笔画数为20。
《龙马》这个词的来源很早,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繁体字写作「龍馬」。
在古代,汉字的形态和书写方式有所不同。以《龙马》为例,古时候的写法为「龍 馬」。
1. 他的抱负高远如龙马之志。
2. 这把宝剑锋利无比,如同神龙出土,威力不亚于龙马。
龙马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形成新的词语,例如:
1. 龙马精神
2. 龙马望族
3. 龙马随行
近义词:神龙
反义词:雀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