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龙画竿的意思、龙画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龙画竿的解释

天子仪仗队所执之戟。 唐 温庭筠 《夜宴谣》:“飘飘戟带儼相次,二十四枝龙画竿。” 曾益 笺注:“《典略》:天子戟二十有四。”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龙画竿”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中的专有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指古代天子仪仗队所执的戟,通常带有龙纹装饰,象征皇权威严。该词最早见于唐代文献,宋代仪制中沿用,并称“龙头竿”。

二、历史与形制

  1. 形制特征
    戟杆上绘有龙纹图案,顶端可能配以黄鸡四角氅等装饰物(《宋史·仪卫志一》记载)。
  2. 数量规制
    唐代天子仪仗用戟二十四枝,对应《典略》中“天子戟二十有四”的记载。
  3. 文学印证
    温庭筠《夜宴谣》中“二十四枝龙画竿”的诗句,佐证了其作为皇家仪仗的用途。

三、相关延伸

以上信息综合自《汉语大词典》、汉典等古籍工具书及历史文献记载。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宋史·仪卫志》或唐代诗词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龙画竿

龙画竿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思:

1. 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用的一种画竿。这种画竿特指王羲之在绘制龙图时所使用的竿状物。

2. 比喻笔力雄健、擅长用笔的画家、书法家。

拆分部首和笔画

龙画竿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龙(部首:龙,笔画:16)+ 画(部首:田,笔画:5)+ 竿(部首:竹,笔画:6)

来源

《龙画竿》这个词最初出现在南朝梁代文学家谢灵运的《文意谈》一书中。谢灵运是王羲之的嫡传弟子,他在书中形容王羲之的书法如绘画般灵动,因此联想到了王羲之绘制龙图的画竿,由此衍生出了“龙画竿”这个词。

繁体

《龙画竿》的繁体字为「龍畫竿」。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中,「龙画竿」可以写作「龍畫杆」。

例句

1. 他的字体端庄秀丽,笔力雄健,真可谓一位龙画竿。 2. 他熟练运用龙画竿,将神秘的龙形表现得栩栩如生。

组词

龙形、画笔、竿状、书法、绘画、灵动

近义词

神笔、妙手、巧匠

反义词

拙笔、笔力不佳、不擅长绘画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