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龍畫竿的意思、龍畫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龍畫竿的解釋

天子儀仗隊所執之戟。 唐 溫庭筠 《夜宴謠》:“飄飄戟帶儼相次,二十四枝龍畫竿。” 曾益 箋注:“《典略》:天子戟二十有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龍畫竿”是中國古代禮儀文化中的專有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古代天子儀仗隊所執的戟,通常帶有龍紋裝飾,象征皇權威嚴。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宋代儀制中沿用,并稱“龍頭竿”。

二、曆史與形制

  1. 形制特征
    戟杆上繪有龍紋圖案,頂端可能配以黃雞四角氅等裝飾物(《宋史·儀衛志一》記載)。
  2. 數量規制
    唐代天子儀仗用戟二十四枝,對應《典略》中“天子戟二十有四”的記載。
  3. 文學印證
    溫庭筠《夜宴謠》中“二十四枝龍畫竿”的詩句,佐證了其作為皇家儀仗的用途。

三、相關延伸

以上信息綜合自《漢語大詞典》、漢典等古籍工具書及曆史文獻記載。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宋史·儀衛志》或唐代詩詞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龍畫竿

龍畫竿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思:

1. 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所用的一種畫竿。這種畫竿特指王羲之在繪制龍圖時所使用的竿狀物。

2. 比喻筆力雄健、擅長用筆的畫家、書法家。

拆分部首和筆畫

龍畫竿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龍(部首:龍,筆畫:16)+ 畫(部首:田,筆畫:5)+ 竿(部首:竹,筆畫:6)

來源

《龍畫竿》這個詞最初出現在南朝梁代文學家謝靈運的《文意談》一書中。謝靈運是王羲之的嫡傳弟子,他在書中形容王羲之的書法如繪畫般靈動,因此聯想到了王羲之繪制龍圖的畫竿,由此衍生出了“龍畫竿”這個詞。

繁體

《龍畫竿》的繁體字為「龍畫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龍畫竿」可以寫作「龍畫杆」。

例句

1. 他的字體端莊秀麗,筆力雄健,真可謂一位龍畫竿。 2. 他熟練運用龍畫竿,将神秘的龍形表現得栩栩如生。

組詞

龍形、畫筆、竿狀、書法、繪畫、靈動

近義詞

神筆、妙手、巧匠

反義詞

拙筆、筆力不佳、不擅長繪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