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籍的意思、定籍的详细解释
定籍的解释
载于籍册的明确规定。《宋史·食货志上一》:“推排之法,不过以县统都,以都统保,选任才富公平者,订田亩税色,载之图册,使民有定产,产有定税,税有定籍而已。”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清查界址》:“四境界址既釐,捕尉攒造清册报县,州县尤须单骑亲验。如此,则一州县之居民土壤,悉有定籍,可无患意外之衅争。”
词语分解
- 定的解释 定 ì 不动的,不变的:定额。定价。定律。定论。定期。定型。定义。定都(?)。定稿。定数(?)(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定。规定。鉴定。 使不变动:定案。定罪。决定。确定。 平安
- 籍的解释 籍 í 书,书册:古籍。书籍。经籍。典籍。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籍贯。户籍。国籍。学籍。 登记:籍没(?)。籍吏民。 征收:籍田。 〔籍籍〕a.形容纷扰很大;b.形容名声很大;c.形容纵横交
网络扩展解释
“定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区别,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 现代常用义
指个人或家庭在某个地方固定居住并登记户籍,强调定居状态。常用于描述结束迁移、安定生活的场景(如户籍管理或日常表达)。
二、历史文献中的含义
- 古代行政术语
源自《宋史·食货志》等文献,指载于官方册籍的明确规定,尤其与土地、税收相关。例如:
- 宋代推行“推排法”,通过登记田亩、税种等信息,实现“民有定产,产有定税,税有定籍”。
- 清代《福惠全书》中也用于保甲制度,通过划定界址和户籍管理减少纠纷。
三、读音与词性
- 拼音:dìng jí
- 词性:名词,多用于正式或历史语境。
四、使用场景
- 现代:户籍登记、定居描述。
- 古代:土地税收管理、行政区划界定。
补充说明
需注意语境差异:日常交流中多指户籍定居,而学术或历史讨论中常涉及古代行政制度。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宋史》或清代地方治理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定籍这个词是指确定一个人或物的所属地或归属地。下面是关于定籍的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定的部首是宀,由八笔构成。籍的部首是竹,由十笔构成。
来源:定籍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时候,为了管理人口和土地等资源,国家政府会将人口和土地登记在册,以确定其所属地和归属权。这种登记被称为定籍。
繁体:定籍的繁体字为定脊。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定的写法可能和现在有所不同。具体写法请参考古文字典或古代文献材料。
例句:1. 我已经在这里定籍了,不会搬家了。
2. 她定籍在城市的一所学校,为那里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多贡献。
组词:定户籍、定居籍地。
近义词:登记、确定。
反义词:迁出、变更。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