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枨拨的意思、枨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枨拨的解释

触动;拨动。《文选·谢惠连<祭古冢文>》:“刻木为人,长三尺,可有二十餘头,初开见,悉是人形,以物棖拨之,应手灰灭。” 李善 注:“南人以物触物为棖也。” 唐 陈子昂 《窅冥君古坟记铭序》:“初开时文彩可见,及棖拨之,应手灰灭。”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枨拨”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1. 基本释义
    “枨拨”读作chéng bō(拼音),意为触动、拨动,指通过物理接触使物体发生移动或变化。例如《文选·谢惠连》中描述的“以物枨拨之,应手灰灭”,即用物体触碰后,木人瞬间化为灰烬,生动体现了外力触动的结果。

  2. 语源与用例

    • 该词最早见于南北朝文学,如谢惠连的《祭古冢文》,描述开掘古墓时触碰陪葬木偶的场景。
    • 李善(唐代学者)注《文选》时提到,“南人以物触物为棖”,说明“枨”在方言中表示“触碰”。
  3. 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仅见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学语境。其近义词如“拨动”“触碰”更为常见。

“枨拨”是一个具有历史语境色彩的动词,强调通过接触引发物体状态变化,需结合古文例句理解其细腻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枨拨(féng bō)是一个中文词语,意思是凹下的地方。它的拆分部首为木和白,笔画有七画。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用法。在古时候,枨拨这个字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通常会使用传统的繁体字形。关于枨拨的用法,可以举出以下例句:“桌子上的杯子留下了一个枨拨。”关于这个词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可能需要更多的上下文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