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沮的意思、格沮的详细解释
格沮的解释
阻止,阻挡。《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四年》:“壮哉!兵决出,格沮者斩!” 宋 苏轼 《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行下状》:“右臣今年六月九日輒具朝廷至仁,宽贷宿逋,已行之命,为有司格沮,使王泽不得下流者四事。”
词语分解
- 格的解释 格 é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格子纸。方格儿布。 法式,标准: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 表现出来的品质: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 阻碍,隔阂:格格不入。 击,打:格斗。格杀。 推究:格
- 沮的解释 沮 ǔ 阻止:沮遏。 坏,败坏:沮丧(刵 )(失意,懊丧)。色沮。力竭功沮。 沮 ù 〔沮洳〕低湿的地带。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格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明确记载,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 发音:gé jǔ
- 词义:指“阻止、阻挡”,多用于描述对行动或政策的阻挠行为。
词源与结构
-
单字拆分
- 格:本义为“规格、限制”,引申为“阻碍”(如“格于成例”)。
- 沮:意为“阻止、败坏”(如“沮泄”“沮丧”)。
两字组合后,强调通过限制或阻碍使某事无法进行。
-
古籍例证
- 《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四年》提到:“壮哉!兵决出,格沮者斩!”,意为军事行动中阻拦者将被处决。
- 苏轼《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行下状》中,描述政策被官员“格沮”,导致皇恩无法下达。
使用场景
- 语境:多用于正式或历史文献,描述对命令、行动、政策的阻挠。
- 现代延伸:可引申为对计划、制度实施的干扰行为(如“部门间的格沮导致改革停滞”)。
常见混淆
需注意与“沮丧”中的“沮”区分:
- 沮丧(jǔ sàng):形容情绪低落,与“格沮”的“阻止”含义无关。
“格沮”以古汉语用法为主,核心含义为“阻止”,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资治通鉴》或苏轼相关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格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格沮》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对事物评价的程度和水平,可分为高格沮、中格沮和低格沮。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格沮》的部首是氵和革,总共有13画。
来源
《格沮》一词古文中较常见,来源可以追溯到《尚书·洪范》中的记载。
繁体
《格沮》的繁体字为「格據」。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格沮」可以写作「格挶」。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展现了很高的格沮。
2. 这件作品的价值,无法用低格沮来评价。
组词
组词示例:高格沮、中格沮、低格沮
近义词
近义词示例:评价、程度、水平
反义词
反义词示例:低估、贬低、轻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