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百钧的意思、百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百钧的解释

三千斤。形容非常重。钧,古重量单位,三十斤为钧。《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赵岐 注:“百钧,三千斤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梦》:“婢子许大,身如百钧重,我脆弱不堪。”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百钧是汉语中具有历史厚重感的重量单位,本义指三千斤的重量。《汉语大词典》记载“钧”为古代计量单位,“三十斤曰钧”(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因此“百钧”即100钧×30斤=3000斤。该词常见于先秦典籍,如《孟子·梁惠王上》所述“力足以举百钧”即指能举起三千斤重物。

在引申层面,百钧被赋予力量与权柄的象征意义。《辞源》指出其常用于比喻极重之物或重大责任,如宋代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中“百钧之弩”比喻强劲的武器(来源:《辞源》第三版)。唐代刘禹锡更在《机汲记》中以“百钧之重,一人可举”暗喻以巧力化解难题的智慧。

该词在当代使用中保留着文言语境,多见于成语“千钧一发”“雷霆万钧”等固定表达。需要注意的是,古代重量单位存在地域性差异,如《淮南子·天文训》记载的“一钧为十五斤”与主流说法不同(来源:《淮南子》中华书局校注本),但“三十斤为一钧”仍是学界共识。

网络扩展解释

“百钧”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百钧”读作bǎi jūn,指三千斤(古代重量单位)。其中“钧”为古代计量单位,1钧=30斤,因此“百钧”即100钧×30斤=3000斤。

二、历史出处

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赵岐注:“百钧,三千斤也。”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梦》中也有使用:“婢子许大,身如百钧重。”。

三、使用场景

  1. 形容极重之物:如“百钧巨石”“身如百钧”;
  2. 比喻沉重压力: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如“肩负百钧之责”;
  3. 强调力量悬殊:如《孟子》中以“举百钧”与“举一羽”对比,突显逻辑矛盾。

四、延伸意义

现代多用于比喻性表达,强调事物超乎寻常的重量或压力,而非实际计量。例如:“这份责任如百钧在肩,不容懈怠。”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用例,可参考《孟子》原文或《汉语大词典》相关条目。

别人正在浏览...

白额将军半蟾半导体二极管帮贴帛叠苍庚常随巉巗尺短寸长鸱鸟春直刀法邓廷桢调白地黄蹲腿恶事行千里风宿水餐敷畅羹藜唅糗冠盖里光行差官实海王宫嘿契换符虎疫焦萧佳手稽拜急人酒价举措失当距闉开秋可憎苦海茫茫枯颗困馁凌虚龙驰虎骤盲心青都人才难得伤风化山坡羊山足身地神人沈缀嗣爵绥远淘炊豚拍脱简脱色顽弊稳熟侮玩鞋脚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