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尽性的意思、尽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尽性的解释

(1) [unconfined]∶由着性子

尽性地哭

(2) [try all one’s natural ability]∶尽量发挥天赋的个性

穷理尽性

详细解释

儒家谓人物之性均包含天理,唯至诚之人,才能发挥人和物的本性,使各得其所。《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於命。” 孔颖达 疏:“穷极万物深妙之理,究尽生灵所禀之性。”《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汉 郑玄 注:“尽性者,谓顺理之使不失其所也。” 唐 杨炯 《送并州旻上人诗》序:“道尊德贵,所以名称并闻;尽性穷神,所以身心不动。” 明 方孝孺 《尚友斋记》:“古今一理也,智与愚一性也,能穷理而尽性,虽即吾身为 孔 孟 可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尽性”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1. 基本含义

    • 由着性子行事:指不受拘束地表达情绪或行为。例如“尽性地哭”。
    • 发挥天赋本性:指充分展现人或物的天然特性,如《易经》中“穷理尽性”的表述,强调通过探究事物规律来实现本性的完全展现。
  2. 儒家哲学内涵 源自《易·说卦》与《礼记·中庸》,认为只有“至诚之人”才能达到“尽性”境界,即:

    • 穷究万物之理(穷理)
    • 使人、物各循其本性发展(尽性)
    • 最终通达天命(至命) 这一过程体现了儒家“知行合一”的思想。
  3. 用法示例

    • 文学语境:常见于“穷理尽性”“尽性知命”等哲学表述。
    • 日常语境:多用于描述情感宣泄,如“他尽性地发泄情绪”。

注:现代使用中需注意区分语境,避免混淆其哲学深意与字面含义。如需更完整释义,可参考《汉语词典》或《礼记》原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尽性

尽性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一个人或事物表现出其最大的品质或特性。

拆分部首和笔画:尽 (部首:尸,笔画:5) + 性 (部首:心,笔画:7)。

来源:尽性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天道》一文中。在该文中,庄子通过描绘孔子的品德和智慧,强调了尽性的概念。

繁体:盡性。

古时候汉字写法:尽性在古代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可以写作「儘性」。

例句:他在工作中尽性发挥出了自己的才能。

组词:尽情、尽力、尽快、尽善尽美。

近义词:发挥特长、展现优点、充分发扬。

反义词:不尽性、隐匿才能、未能充分展现。

别人正在浏览...

败辱卑碎蹦极部分分式餐毡使骋奇赤风吹火筒垂杨出奇致胜当上貂毫东周对对子丰剑丰屋之过奋命富民侯赅备干手贵牲裹脚布孤遗寒碎好丑化裁会状豁目驾车家哲竭尽浄刹厩库寄系捐怨慷喟亢宿勘问稞麦课治烂柯山老祖宗雷师淩跞乱常纳宦排兵布阵盘金千室长清钱碁盘纫缝融字题辞頽阘伟晔缊韨五闲下焉者谐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