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录。《水浒传》第一一○回:“却説 陈安抚 、 宋先锋 标録 李俊 、 胡俊 、 琼英 、 孙安 功次,出榜去各处招抚,以安百姓。” 清 刘大櫆 《徐昆山文序》:“虽古经史诸子百家之书,经余之评论标録, 崑山 必缮写藏之。”
“标録”为汉语古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字形、词源、用例三个维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标”本义为树梢,《说文解字》释作“木杪末也”,引申为标识、准则。《汉语大词典》收录其“标记”义项,指事物特征的记号。“録”通“录”,《玉篇》解作“记也”,特指系统性的文字记载。二字合称“标録”,指对事物特征进行标记并系统记录的行为,常见于古籍中的文献整理场景。
二、词源发展 该词最早见于宋元文献,《辞源》引元代《文献通考》用例:“标録异同,考订讹谬”,指校勘典籍时标记版本差异。明代《永乐大典凡例》载“标録纲目”之说,特指目录学中的分类标注方法。清代朴学家将之发展为考据术语,如戴震《考工记图注》提及“标録形制”,强调器物测量数据的精确记录。
三、现代应用 在当代文献学中,该词保留专业术语属性。《中国古籍整理术语汇编》定义其为“对古籍版本特征、批校题跋等进行鉴别标注的系统性记录方法”,多用于善本书志编撰。数字化时代衍生出“元数据标録”概念,指对电子文献属性信息的标准化标注,此释义见载于《图书馆学大辞典》。
需说明的是,“标録”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未单独列目,其使用主要局限在专业文献领域。日常语境建议使用“标注记录”等现代汉语表达,专业文献引用时需严格依照《古籍著录规则》(GB/T 3792.7-2008)等国家标准。
“标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biāo lù(),由“标”(标志、标记)和“録”(记录、记载)二字组成,其核心含义为著录,即通过文字或符号对事物进行系统化记录。以下是详细解析:
“清 刘大櫆《徐昆山文序》:‘虽古经史诸子百家之书,经余之评论标録,崑山必缮写藏之。’”()
若有进一步考证需求,可查阅《水浒传》或清代文集等原始文献。
百年偕老巴戟半虚空别变炽爨赤目大宫大鸣大放悼丧雕谈督军恶妇额鲁特覆谛负乡高高手贯月之辰咕容会魁椒风交交关关桀溺寄径京胡局内人峻擢恐赫款讬滥过连曡列宁格勒灵光灵霄廪籍六石弓鸾杯麦餻蟒蛇弭锡魔氛碾磑撵转破蕾墙东隐跄扬热审热燥伤痍衰差四明狂监拖綉毬韦素违志窝窝瘪瘪五位乡里翔涌线溜小后生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