廪籍的意思、廪籍的详细解释
廪籍的解释
谓仓廪与籍田。《初学记》卷十二引 晋 张华 《大司农箴》:“家有庐井,王有廩籍。”
词语分解
- 廪的解释 廪 ǐ 米仓,亦指储藏的米:仓廪。廪生(即“廪膳生员”,中国明、清两代称由府、州、县按时发给银子和补助生活的生员)。廪饩(旧指由官府供给的粮食)。 积聚,郁结:“廪于肠胃”。 笔画数:; 部首:广;
- 籍的解释 籍 í 书,书册:古籍。书籍。经籍。典籍。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籍贯。户籍。国籍。学籍。 登记:籍没(?)。籍吏民。 征收:籍田。 〔籍籍〕a.形容纷扰很大;b.形容名声很大;c.形容纵横交
专业解析
廪籍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在古代文献中使用,其核心含义指登记官府粮仓(廪)储存情况的簿册或名册。以下是详细解释:
-
核心释义:
- 廪:本义指粮仓,特指古代官府储存粮食的仓库。引申为官府供给的粮食(如“廪食”“廪粟”)。
- 籍:本义指簿册、名册、登记册。用于记录人名、事物、数量等信息。
- 廪籍:两字组合,专指记录官府粮仓中粮食存储、出入、发放等情况的官方登记簿册。它相当于古代粮食管理的账本或档案。
-
字源与结构:
- 该词属于偏正结构,“廪”修饰“籍”,意为“关于粮仓(廪)的簿册(籍)”。
- 其构成体现了古代通过簿册对重要物资(粮食)进行严格管理的制度。
-
历史语境与用途:
- 在古代,粮食是国家财政和民生的重要物资,官府设有专门的粮仓(常平仓、太仓等)进行储备。廪籍是管理这些仓库的关键文书。
- 它详细记录了粮食的来源(如赋税征收)、入库数量、储存状态、发放去向(如官员俸禄、军粮、赈灾等)以及库存结余。
- 负责管理粮仓的官吏需要定期核查、更新廪籍,确保账实相符,防止贪污和损耗。上级官员或朝廷也会通过查阅廪籍来了解仓储状况。
引用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条目“廪籍”。
-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辞源》(第三版). 商务印书馆, 条目“廪”、“籍”及相关制度说明。
- 王力 等.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 商务印书馆, 对“廪”、“籍”的释义及古代用法示例。
- 古代赋税与仓储制度研究文献(如涉及仓库管理的部分)常提及此类簿册的功能。
网络扩展解释
“廪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通过以下角度解析:
-
基本释义
指代古代国家管理中两类重要事务:
- 仓廪:即储存粮食的仓库,象征国家粮食储备系统。
- 籍田:指帝王亲自耕种的礼仪性农田,用于劝勉农事,体现农业根基。
-
语境例证
晋代张华在《大司农箴》中提到:“家有庐井,王有廪籍”,意为百姓拥有住宅和井田,而君王则掌管粮仓与籍田,反映古代“民以食为天”的治理理念。
-
相关词汇扩展
该词常与“博通经籍”“枕籍经史”等成语关联,体现古代对典籍和农业的双重重视。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农业制度或文献用例,可参考《初学记》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嗷嘈百家饭背反边番不刊财东姹女崇日钏子垂念触禁犯忌淳浓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从众荡决独子汾脽覆酱烧薪该徒勾染鬼狐由豪翰灰礮夹具简贱翦缀疾不可为赍盗粮敬惮晋晋然絶气口出大言枯根枯荷亏缺乱语胡言罗浮春落伽骆田虐戕凝情凝肃配拨骈蔓千里酒亲服凄啭上午升起圣寿乐神竦心惕瘦劲淑媚顺利鼠偷狗盗抬杠甜美僮僮往常间细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