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禁密的意思、禁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禁密的解释

(1).指宫廷秘密。《三国志·魏志·杨阜传》:“ 阜 又上疏欲省宫人诸不见幸者,乃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吏守旧令,对曰:‘禁密不得宣露。’ 阜 怒,杖吏一百,数之曰:‘国家不与九卿为密,反与小吏为密乎?’”《旧唐书·李德裕传》:“访闻近日駙马輒至宰相及要官私第,此辈无他才伎可以延接,唯是洩漏禁密,交通中外,羣情所知,以为甚弊。”

(2).保守秘密。《晋书·天文志上》:“此则仪象之设,其来远矣,绵代相传,史官禁密,学者不覩,故宣、盖沸腾。”

(3).犹禁近。指宫中官署或文学近侍之臣。 唐 韩愈 《进撰平淮西碑文表》:“今词学之英,所在麻列……外之则宰相公卿、郎官博士,内之则翰林禁密、游谈侍从之臣,不可一二遽数。”《旧唐书·令狐楚传》:“时 李逢吉 作相,极力援 楚 ,以 李绅 在禁密沮之,未能擅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禁密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1. 机密性含义

    “禁密”指禁止公开、需要严格保密的要务或信息,多用于形容国家或机构的核心机密。例如《后汉书·郅恽传》载:“臣闻‘军旅禁密’,不宜外泄”,强调军事机密的不可外传性。此义项侧重信息的敏感性与管控要求,常见于历史文献与公文语境(来源:《汉语大词典》)。

  2. 戒备性含义

    “禁密”亦可描述戒备森严、守卫严密的状态。如《宋史·职官志》提到“禁密之地,非亲军不得入”,指重要场所的严密防护。此用法突出空间或领域的封闭性与安全性,多用于形容宫廷、军事重地等场所(来源:汉典网)。

两义项均体现“禁”与“密”的联合表意,前者强调禁止,后者强调隐匿或严密,共同构成对“高度管控”状态的描述。

网络扩展解释

“禁密”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其解释和用法在不同历史文献中均有体现:

一、指宫廷秘密

  1. 核心含义:特指与皇室或宫廷相关的机密事务,通常涉及政治决策、人员调配等敏感信息。例如《三国志·魏志·杨阜传》记载,杨阜询问后宫人数时,御府吏以“禁密不得宣露”为由拒绝回答,最终被杖责。
  2. 历史背景:古代宫廷对信息管控严格,泄露禁密可能引发政治动荡,因此相关记载多见于史书中的君臣对话或禁令描述。

二、保守秘密

  1. 动词用法:强调对机密的保护行为。如《晋书·天文志》提到“史官禁密”,指史官需严守天文观测等国家机密。
  2. 制度体现:古代设有专门机构(如禁密院)负责保密工作,违反者可能受严惩。

三、指宫中官署或近侍之臣

  1. 机构与职位:代指皇宫内的机要部门或担任皇帝近侍的官员。例如唐代韩愈在《进撰平淮西碑文表》中提到“翰林禁密”,即指翰林院这类近臣机构。
  2. 权力象征:此类职位因接近权力中心,常被视为显赫身份,如《旧唐书》提及宰相李德裕因禁密事务与外臣交往引发争议。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案例,可参考《三国志》《旧唐书》等原始文献,或查看、4、7的详细引证。

别人正在浏览...

百川备拟别气搏腊不嗄谗路鹑郊词卷搭嘴丢轮扯炮饭秦翻天覆地坟封风迸凤拍缝掖更兼贵穴撼雷河汉江淮横博鸿沴洪业皇子陂宦学火墙江宁鞠壤看视冷视礼绝满目萧然茂名市马王菜密觇麋腊嬭媪年头月尾侨县人黎镕鉴软腭弱势塞车三癸亭三郄山窠身躯时讳时力水曜撕扯私忿踏芳他山攻错特起推赏讬慕销伏卸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