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槿花朝开夕凋,因以“槿花心”比喻易变的心。 唐 孟郊 《审交》诗:“君子芳桂性,春荣冬更繁。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亦省作“ 槿心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槿心朝在,夕不存矣。尚有一人肯策杖踵门,如 崔元素 者否?”
“槿花心”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源自木槿花的自然特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木槿花具有“朝开夕凋”的特点(即清晨开放、傍晚凋谢),因此“槿花心”被用来比喻易变的心性或短暂的情感。这一比喻常见于古典文学,强调人心或情谊的脆弱与无常。
文学引用与延伸
唐代诗人孟郊在《审交》中写道:“君子芳桂性,春荣冬更繁。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 此处通过对比“芳桂”(象征恒久)与“槿花心”(象征易变),批判了反复无常的品性。清代《夜谭随录·崔秀才》也以“槿心”代指此意。
简称与用法
该词可简称为“槿心”,例如“槿心朝在,夕不存矣”,用法与“槿花心”一致,均突显短暂易逝的特质。
“槿花心”通过自然现象映射人性,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典型的隐喻表达,常用于批判或感叹人心的不稳定性。
槿花心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由两个部分组成:槿花和心。槿花是一种常见的花卉,而心代表着内心、思想和情感。
槿花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木和心。木部表示该字与植物有关,心部则表示该字与心理、情感等有关。根据笔画来看,槿花心总共有12画。
槿花心这个词语来源于槿花的特性和象征意义。槿花,又称为扶桑花或大红花,是一种典型的暖区花木。这种花朵色彩艳丽,花期长,寓意着坚强、乐观、爱心等美好品质。在这个词语中,槿花象征了美丽和坚韧,心表示内心世界和情感。
槿花心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槿花心,并没有太大差异。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并没有槿花心的具体写法。因为槿花心一词是近年来新兴的词汇,是在当代汉字表达中形成的。
以下是几个使用槿花心的例句:
他的槿花心使他能够忍受生活的磨难。
在艰难困苦的时期,她展现出了槿花心的坚韧品质。
小玲的槿花心让她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一些与槿花心相关的组词有:槿花、坚韧不拔、槿树、花心、心情。
与槿花心近义词包括:坚强、乐观、爱心、心灵。
与槿花心相反的词是懦弱、消极、冷漠、无情。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