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洞察细微之事。《老子》:“见小曰明,守柔曰强。”《韩非子·喻老》:“ 箕子 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
(2).所见不广。 唐 蒋防 《聚米为山赋》:“缩地势於撮土之间,孰云见小;备山形於握粟之内,何虑功亏。”
(3).贪小。《东周列国志》第二九回:“ 惠公 是见小之人,看见礼币隆厚,又且缴还地券,心中甚喜。” 明 杨柔胜 《玉环记·韦皋别妻》:“你父亲是个见小之人。”
“见小”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洞察细微之事
指能够察觉或关注到常人容易忽略的细节。例如《老子》中提到“见小曰明”,《韩非子·喻老》也以箕子通过象牙筷子预见国家祸患的故事,说明此意。强调敏锐的观察力和预见性。
所见不广(见识短浅)
形容眼界狭窄或认知有限。唐代蒋防在《聚米为山赋》中用“缩地势於撮土之间,孰云见小”来比喻因视角局限而无法全面把握事物。
贪图小利
带有贬义,指过分计较或追求微小利益。如《东周列国志》中描述惠公因“礼币隆厚”而喜悦,被评价为“见小之人”;明代《玉环记》也以此词形容目光短浅的角色。
总结
“见小”在不同语境中可表达褒贬:褒义为明察秋毫,贬义则指见识短浅或贪图小利。需结合具体文本判断其含义。
见小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它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见字的部首是⻏(丨尸),小字的部首是⼩。见字的笔画数为 4 画,⼩字的笔画数为 3 画。
见小这个词的来源是由“见”和“小”两个字组合而成。其中,“见”表示看、观察、遇见等意思,而“小”表示体积小、年龄小、程度低等含义。
见小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見小」。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例如,“见”字在古代的写法是「見」,而“小”字的古代写法是「⼠」。这些写法在不同朝代和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所变化。
1. 他看到了一个见小,马上就跑过去了。
2. 那个糖果真是见小,一口就吃完了。
见小可以组成其他词汇,如见解、见识、小看等。
与见小意思相近的词汇有看似小、形同小等。
与见小意思相反的词汇有不见小、大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