咎害的意思、咎害的详细解释
咎害的解释
灾祸。《后汉书·五行志六》:“人君改修其德,则咎害除。”
词语分解
- 咎的解释 咎 ù 过失,罪过:咎戾。负咎。以彰其咎。 怪罪,处分:既往不咎。咎由自取(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灾祸:休咎(吉凶)。 怨仇:与臣有咎。 笔画数:; 部首:口; 笔顺编号:
- 害的解释 害 à 有损的,与“益”相对:害虫。害鸟。 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坏处:害处。祸害。灾害。为民除害。 使受损伤:害人。损害。伤害。危害。 发生疾病:害眼。 心理上发生不安定情绪:害羞。害怕。 杀死:杀害
网络扩展解释
“咎害”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咎害”指因自身过错或错误而招致的责备、损害或灾祸。其中:
- 咎:表示过错、过失,如“咎由自取”;
- 害:指损害、灾祸,如“灾害”“祸害”。
组合后强调因自身行为不当引发的负面后果。
二、构成解析
- 词源
源自古代汉语,最早见于《后汉书·五行志六》:“人君改修其德,则咎害除。”,说明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
- 语义侧重
与单纯表示“灾祸”的词汇不同,“咎害”更强调因果关系,即灾祸源于自身过失。
三、使用场景
- 个人行为
常用于描述因工作、学习或生活中的错误导致批评或损失,例如:“他因疏忽酿成大错,最终咎害难逃。”
- 警示作用
强调自我反思,如“若不谨慎决策,恐生咎害”。
四、相关文献
- 《后汉书》中提及“咎害”与德行的关联,表明古代已将其用于劝诫修德避祸。
- 现代用法多保留原意,常见于书面语或正式语境。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例句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权威词典(如、2)或文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咎害(jiù hài)这个词在汉语中有着特定的意思。其部首拆分为“口”和“攵”,总计3笔。这个词源于古代汉字,并在繁体字中保留了其原有形式。在古时候写汉字时,咎害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
咎害这个词用来形容某种错误、过失或责任导致的不良后果或伤害。下面是一个例句:“他的严重失职咎害了整个项目的进展。”这句话意思是说,他因为不尽责任,导致整个项目进展受到了伤害。
咎害这个词可以组成其他词语,例如“自咎”(zì jiù),意思是责备自己;“后咎”(hòu jiù),意思是事后责备;“咎由自取”(jiù yóu zì qǔ),意思是说因为自己的过错导致的伤害。
和“咎害”相关的近义词包括“过错”、“责任”,而反义词则可以是“责任免除”、“无辜”。
总之,咎害是一个用来描述某种错误、过失或责任导致的不良后果或伤害的词语。它的部首拆分为“口”和“攵”,共有3个笔画。这个词源于古代汉字,繁体字保留了其原有形式。在写作中,我们可以运用咎害这个词来表达责备和指责的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