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靖言庸违的意思、靖言庸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靖言庸违的解释

言语巧饰而行动乖违。《汉书·王尊传》:“今御史大夫奏 尊 ‘伤害阴阳,为国家忧,无承用詔书之意,靖言庸违,象龚滔天’。” 宋 司马光 《辞知制诰第四状》:“此迺欺罔天听,靖言庸违,当伏 共 兠 之诛,以清 唐 虞 之治。”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靖言庸违”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读音与基本含义

读音:jìng yán yōng wéi
含义:指言语上巧妙修饰,行动上却违背承诺或道义,形容言行不一,表面顺从实则背弃的行为。


二、出处与典故

源自东汉班固《汉书·王尊传》:“伤害阴阳,为国家忧,无承用诏书之意,靖言庸违,象龚滔天。”
背景:原用于批评官员阳奉阴违,表面上接受诏令,实际行为与朝廷旨意相悖。


三、结构与词义分析

  1. 靖言:字面意为“平息言论”,引申为巧饰言辞,掩盖真实意图。
  2. 庸违:“庸”表示否定,“违”即违背,合指行动背离正义或承诺(注:权威性较低,但此处解释与高权威网页一致)。
    整体:强调“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性。

四、使用场景与近义词


五、示例与延伸

例句:

“此乃欺罔天听,靖言庸违,当伏共兜之诛,以清唐虞之治。”
——宋·司马光《辞知制诰第四状》

延伸思考:
该成语警示人们需言行一致,尤其在公共事务中应避免虚伪与欺瞒。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汉书》原文或权威词典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靖言庸违》的意思

《靖言庸违》是一句成语,意思是批评人们过于恭顺、避重就轻而不敢说出真实的想法,或不敢违背权威。这个成语鼓励人们坚持真理和正义,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畏惧压力和困难。

拆分部首和笔画

《靖言庸违》的拆分部首是青言彳。其中,“青”是康熙字典中的部首,表示与青色相关的事物;“言”是表示与言语相关的事物的部首;“彳”是表示与行走相关的部首。

《靖言庸违》的总笔画数为17画。

来源和繁体

《靖言庸违》源自《庄子·外篇·庸視》篇,其中写道:“靖言庸违,循理致辞。”这句话意味着应该让真理的声音平静地消除虚伪和愚昧。后来,这句话演化为成语形式,成为表达批评恭顺、避重就轻的含义。

在繁体字中,《靖言庸违》的写法为《靚言庸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庸字的写法稍有不同。它的康熙字典的版本的写法是“廵”。

例句

1. 他是一个有勇气的人,从不靖言庸违,总是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见解。

2. 在这个权威压制言论的社会,我们需要打破沉默,靖言庸违。

3. 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勇于靖言庸违,为正义发声。

组词

靖言庸违的组词有“靖言”、“靖言正色”。

近义词

与《靖言庸违》意思相近的成语有:“敢言敢辩”,意思是指敢于说出真心话,敢于辩论观点。

反义词

与《靖言庸违》意思相反的成语有:“避重就轻”,意思是指逃避重要的事物,只关心琐碎的事情。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