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葫芦依样的意思、葫芦依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葫芦依样的解释

依样画葫芦。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创造。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工者不免 优孟 抵掌之誚,拙者至有葫芦依样之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正是:富贵浮云成一梦,葫芦依样只三年。” 郭沫若 《文艺论集·批评与梦》:“才既不天,而仅葫芦依样的我们,那就不能不有多少学理上的准备。”参见“ 依样画葫芦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葫芦依样”是一个中文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比喻单纯模仿他人,缺乏独立创造。该成语带有贬义,强调机械照搬而无创新。


详细解析

  1. 词源与结构

    • 出处:最早见于清代周亮工《书影》卷三,原文提到“拙者至有葫芦依样之讥”,讽刺拙劣的模仿者。
    • 构成:“葫芦”指外形相似的植物果实,“依样”即按照原样,合起来形容模仿行为如“依样画葫芦”。
  2. 核心含义
    强调对现有事物的简单复制,而非基于理解的创新。例如郭沫若曾批评某些人“仅葫芦依样”,需依赖学理准备而非原创性思考。


使用场景与例句


近义词与反义词


该成语常用于批评缺乏创造力的行为,提醒人们重视创新而非机械复制。其发音为hú lú yī yàng(不同来源注音略有差异,以《汉典》等权威词典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葫芦依样》的意思

《葫芦依样》是一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举止模仿他人的样子,缺乏个性或创造力。这个成语中的“葫芦”指的是葫芦状的容器,而“依样”则表示按照某个样子或模式来做某事。因此,这个成语意指跟着别人的样子行事,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

拆分部首和笔画

《葫芦依样》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艹、木、心。其中,“艹”表示植物,“木”表示木材,“心”表示心脏或内心。该成语的笔画总数为17画。

来源

《葫芦依样》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宋代文学家周密的《齐谐》一书中,该书记载了一个故事:一个叫喻世明的人曾经住在一个葫芦厂里,他每天都见识到许多葫芦,后来他的思想和行为都变得非常刻板和呆板,就像葫芦一样,成为了一个“葫芦依样”的人。后来,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用来比喻跟着别人的样子行事,缺乏创新能力。

繁体

《葫芦依样》的繁体字为:葫蘆依樣。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葫芦依样》这个成语在古代写作“葫罗依樣”。

例句

他在工作中总是葫芦依样,缺乏创新。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葫芦、样子、创新
近义词:墨守成规、千篇一律
反义词:与众不同、独具创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