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畏友的意思、畏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畏友的解释

[esteemed friend] 品德端重,让人敬畏的朋友

此书朝夕观之,使人若居严师畏友之间。——陆游《跋王深甫先生书简二》

详细解释

在道义上、德行上、学问上互相规劝砥砺,令人敬重的朋友。 宋 陆游 《病起杂言》诗:“起居饮食每自省,常若严师畏友在我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诗龛》:“先生与余最善,每相见励以正身明道之词,坐谈终日不倦,实余之畏友也。” 冰心 《庄鸿的姊姊》:“我觉得她不但是我的爱姊,并且是我的畏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畏友”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在道义、德行、学问上能互相规劝砥砺,令人敬重的朋友。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含义

  1. 品德端重,令人敬畏
    这类朋友因自身品行端正、学识深厚,使人在交往中自然产生敬意,甚至带有一丝“畏惧”。如陆游曾形容与畏友相处“若居严师畏友之间”。

  2. 互相规劝与促进
    明代学者苏浚提出,畏友的特点是“道义相砥,过失相规”,即通过直言不讳的批评帮助对方进步。例如三国时期吕岱与徐原的故事:徐原常当面指出吕岱的过失,吕岱反而更敬重他。

与其他朋友的区别

文化意义

古人重视畏友的价值,认为他们是“求学的良伴”,能帮助个人修身明道。如清代孔尚任在《桃花扇》中称侯方域为“畏友”,突显其可敬可畏的特质。

总结

“畏友”并非因畏惧而结交的朋友,而是因品德、学识令人敬重,且能直言规过的良师益友。这类朋友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个人成长的重要助力。

网络扩展解释二

畏友的意思

《畏友》是一个成语,意指害怕、惧怕的朋友。畏友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分别是“畏”和“友”。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畏”字,它的部首是“田”,总共有8画;而“友”字的部首是“又”,总共有4画。

来源

《畏友》一词最早出自《孟子》。孟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思想家,他的言论和思想被后人广泛传颂。这个成语是孟子在一次与弟子谈话中提到的,用来形容那些行为不端正或者品格不佳的朋友。

繁体

《畏友》这个成语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为「畏友」。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畏友》这个成语在古代写作「﨟友」。

例句

他被朋友出卖了,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畏友》。

组词

畏惧、畏惧心理、朋友、好友

近义词

忌友、不怀好意的朋友

反义词

知己、挚友、蓬门荜户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