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sist] 抵挡抗拒
抗拒。《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及 兴势 之役, 王平 捍拒 曹爽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妾 黄保宁 妻 汤氏 也,在此为强6*暴所逼,以死捍拒,卒被数刃以死。”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捍拒汉语 快速查询。
“捍拒”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捍拒(hàn jù)指抵挡、抗拒,多用于描述在压力或威胁下坚决抵抗的行为。
词义核心
强调主动防御或抵抗,常见于对抗外敌、维护立场等场景。例如:
近义词
抵御、抗拒、抵抗。
该词属于书面语,日常口语中使用较少,常见于历史文献或正式表述中。英文可译为“resist”。
如需进一步查阅,可参考《三国志》或《汉语辞海》等权威资料。
捍拒是一个动词,意思是坚决抵制、抵挡或拒绝接受某种观念、行为或事物。
捍拒的拆分部首是扌(手部)和卷(卷字头),共计9个笔画。
捍拒是由“捍”和“拒”两个字组合而成。捍的意思是保护、抵抗,拒的意思是拒绝、排斥。这两个字合在一起,表示坚决抵挡、拒绝。
《汉字简化方案》于1956年实施后,捍拒的简化字为抗拒,字形减少了一部分笔画。
在繁体字中,捍拒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时候的汉字中,捍拒的字形并未有明显的变化,与现代汉字形态基本一致。
1. 他捍拒了那些不公正的指控。
2. 她毅然捍拒了对方的诱惑。
3. 大家应该捍拒各种形式的歧视。
抵拒、抗拒、拒绝、坚决、抵挡
抵拒、抵挡、拒绝、拒斥
接受、接纳、欢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