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有旌节的车。 唐玄宗 《送张说巡边》诗:“鼓吹威夷狄,旌轩溢 洛阳 。”
旌轩是一个汉语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词义 指古代「建有旌节的车」,常用于帝王或高官出行的仪仗车驾。该词最早见于唐玄宗《送张说巡边》诗句「鼓吹威夷狄,旌轩溢洛阳」,描述巡边队伍的威仪盛况。
二、单字解析
三、文化语境 该词多用于描述古代仪仗场景,如帝王赐予重臣的殊荣车驾,或军队凯旋时的队列。现代多作为姓名用字,寓意气度非凡、功绩卓著。
四、例句溯源 唐代文献中,《送张说巡边》完整诗作共128字,全诗通过「旌轩溢洛阳」等句展现盛唐军事外交的恢弘气象。
《旌轩》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高官禄位的宅第。
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分别是旡(jì)和车(chē),它的总笔画数为19画。
《旌轩》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现在《汉书·律历志》中。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根据古代汉字的写法规则,古时候的写法可能会稍有不同。不过,据我查询,尚未找到确切的古代写法资料。
1. 在古代,只有高官显贵才能住进豪华的旌轩之中。
2. 这座旌轩建筑华丽而宏伟,犹如一座巨大的宫殿。
1. 旌旗:长在旗杆上的旗子。
2. 旌节:旗帜上装饰有花纹的部分,用于表示官职或军衔。
3. 轩昂:形容庄严宏伟,气势雄浑。
1. 府邸:官员的住所。
2. 官邸:高官的居所。
1. 茅屋:简陋的小屋。
2. 破旧:形容老旧不堪,破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