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钧石的意思、钧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钧石的解释

钧和石。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正钧石,角斗甬。” 宋 曾巩 《馆中祭丁元珍文》:“其蓄钧石,其出銖錙。” 宋 苏轼 《论仓法札子》:“未有百姓造銖两之罪,而人主报以钧石之刑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钧石”是古代的重量单位,其含义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钧石”由“钧”和“石”两个单位组成。根据古代计量标准,1钧=30斤,1石=4钧=120斤。这一单位体系在《礼记·月令》等文献中被用于规范度量衡。

  2. 历史背景
    钧石不仅用于称重,还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标准。例如《礼记》提到“正钧石,角斗甬”,强调仲秋时节需校准度量工具;宋代曾巩、苏轼的文献中也用“钧石”比喻财政或刑罚的严苛程度,如“人主报以钧石之刑”。

  3. 引申意义
    在文学中,“钧石”常被赋予比喻义,表示数量庞大或分量极重。例如宋代文人用“其蓄钧石”形容资源积累丰厚,用“钧石之刑”暗指严酷的刑罚。

  4. 现代关联
    “钧”字因“三十斤”的固定单位,衍生出“均等”“权威”等含义(如“钧命”指帝王命令),而“石”作为多音字需注意语境区分(此处读“shí”,非“dàn”)。

“钧石”既是古代具体的计量单位,也是文化语境中象征“重大分量”的修辞手法。若需进一步了解不同朝代的度量差异,可参考《周礼》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钧石的意思

钧石,又称“均石”,是指色泽类似于北方青玉的石头。它是中国古代玉器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材质之一。

拆分部首和笔画

钧石的部首是金字旁(钅),在左边的位置。它的总笔画数是13。

来源

钧石最早在商代出现,并在后来的周、汉、唐等朝代得到广泛使用。

繁体字

钧石的繁体字是「鈞石」。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钧石常常写成「鈞石」,其中的“鈞”字用了“金”字而非现代“钅”字旁。

例句

1. 这块钧石在阳光下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2. 赏析钧石的技巧需要很高的鉴赏水平。

组词

1. 钧石雕刻

2. 钧石文化

3. 钧石鉴赏

近义词

北方青玉、温瓷

反义词

南方青玉、流水玉

别人正在浏览...

阿好北房倍蓰扁锉宾从袹复不悉侧足而立茶几禅扉趁常尺土持呪樗蒱楚泽次所大教学论丹窦地震震级发迷贩儿攻刼故步航程合律恒科沍涸阶霤洁清辑集计论金钱草酒甔究归狷忿开诚掯阻炉情漫成猛进猛犸敏断评剧乾萎荞面窍牖青沤曲张实话收篷水鉴思王陁陊徒跣五粒松雾罩下愚不移西池金母歇心隙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