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谨度的意思、谨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谨度的解释

慎行礼法;严守礼法。《孝经·诸侯》:“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唐玄宗 注:“慎行礼法谓之谨度。”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下》:“盖闻诸侯之义,以制节谨度为忠,然后能保其社稷,和其民人。” 明 海瑞 《规士文》:“束以青丝,欲其节制谨度,收敛於礼法之内而不敢纵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谨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严守礼法、慎行礼法,常用于古代文献中,强调对规则和礼制的严格遵守。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定义
    “谨”指谨慎、慎重,包含恭敬与自我约束之意;“度”指法度、礼法。组合后,“谨度”即表示谨慎遵循礼法制度,尤指在行为上保持克制和规范。

  2. 古代典籍中的用法

    • 《孝经·诸侯》提到:“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唐玄宗注解为“慎行礼法谓之谨度”。
    • 明代海瑞在《规士文》中强调“束以青丝,欲其节制谨度”,倡导士人收敛于礼法之内。

二、语境与延伸

三、现代适用性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更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强调对传统规范或制度的尊重与遵守。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体用例,可参考《孝经》《后汉纪》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谨度

谨度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语,可以指代人们严谨的态度和处事的方式。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讠”和“度”。其中,“讠”是表示语言、言辞的部首,而“度”则是表示衡量、评估的部首。

谨度在汉字中的笔画总共有14画,其中“讠”占用了3画,“度”占用了11画。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最早出现在《庄子·德充符》一文中。在繁体字里,谨度的写法是「謹度」。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谨度的字形稍有差异。例如,在《康熙字典》中的写法是「謹」和「度」,字形比现代汉字要更加繁复和古朴。

以下是一些谨度的例句:

1. 对待工作,我们要保持谨度,精益求精。

2. 他的演讲总是充满了谨度和权威。

谨度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形成新的词汇,例如:

1. 谨度周全:意为做事周到细致,不马虎。

2. 谨度可靠:意为做事稳重可靠,不轻率。

谨度的近义词包括:谨慎、小心、细心。

谨度的反义词包括:粗心、大意、马虎。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