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促轸的意思、促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促轸的解释

旋紧调弦的轴。轸,弦乐器上调弦的轴。 唐 李嘉祐 《送兗州杜别驾之任》诗:“停车邀别乘,促軫奏胡笳。” 宋 沉辽 《太古师弹琴示道辅》诗:“挥手一奏离骚曲,促軫重作高山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促轸”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弹奏弦乐器(如琴、瑟)时的一种特定技法或状态。其含义可以从字面和引申义两个层面理解:

  1. 字面本义:

    • 促: 意为“急促”、“紧迫”、“靠近”、“推动”。在音乐语境中,指动作的快速、短促或用力。
    • 轸: 原指古代车箱底部四周的横木,引申为弦乐器(琴、瑟)上系弦、转动以调节弦的松紧(即调音)的木轴或弦柱。它控制着弦的张力,从而影响音高。
    • 合义: “促轸”字面上指急促地转动或调整琴轸。这通常是为了快速调紧琴弦,使音调变高、变急。
  2. 引申义(音乐语境中的核心含义):

    • 由“急促调紧琴弦”的动作,引申指弹奏时手指急促地拨动琴弦,使旋律变得迅急、高亢、激越。
    • 它描述的是一种节奏紧凑、音调高亢、情感激烈或急促的演奏风格或乐曲片段。与舒缓、平演奏形成对比。

“促轸”的核心含义是指弹奏弦乐器时急促地转动轸轴(调紧弦)或急促地拨动琴弦,从而产生高亢、激越、急促的音乐效果。它既是调音的动作,更常用来形容演奏技法及其所产生的音乐风格和情感氛围。

权威引用参考:

  1. 《楚辞》王逸注: 在解释《楚辞·九叹·忧苦》中“破伯牙之号钟兮,挟人筝而弹纬”等句时,王逸注提到“或曰:挟秦筝促轸,弹急调也。” 这里明确将“促轸”解释为“弹急调”,即弹奏急促的曲调。这是对“促轸”音乐含义的经典注解。(来源:王逸《楚辞章句》)
    • 参考链接(古籍影印或权威点校本): 此类古籍原始链接通常指向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公开有效链接较少。可参考权威出版社点校本,如中华书局版《楚辞补注》(洪兴祖撰,内含王逸注)。
  2. 《文选》李善注: 在注释《文选》所收谢灵运诗作时,李善注引用了相关文献解释“促轸”。(来源:李善《文选注》)
    • 参考链接: 同样,可查阅中华书局版《文选》李善注本。
  3. 《乐府诗集》及诗歌用例: 古诗词中常有“促轸”出现,用以描绘音乐场景。例如,“促轸乘明月,抽弦对白云。”(具体诗作需查证,但此类用法常见)这些文学作品的运用印证了其“急促弹奏”的含义。(来源: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及历代诗人作品)
    • 参考链接: 《乐府诗集》可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
  4. 《汉语大词典》: 作为现代权威的大型汉语工具书,《汉语大词典》对“促轸”的释义通常综合古籍注解和用例,将其解释为“旋紧轸木”、“谓拨弦急奏”。(来源:《汉语大词典》)
    • 参考链接: 《汉语大词典》有在线版(如汉典网的部分内容,或商业数据库如知网工具书库),但完整查阅通常需订阅或使用图书馆资源。

网络扩展解释

“促轸”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ù zhěn,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乐器调弦的本义

  1. 基本含义:指旋紧弦乐器上调弦的轴(轸是弦乐器上调节弦松紧的部件)。
    • 应用场景:常用于描述弹奏前的调音动作,如唐诗中“促軫奏胡笳”(李嘉祐《送兗州杜别驾之任》),指通过调弦后演奏乐曲。
    • 引申联想:因调弦需快速调整音准,故“促”字隐含紧迫、急促之意,与“促膝”“促成”等词中的“促”语义相通。

二、成语含义的争议

  1. 可能的误解:有资料(如)将其解释为成语,表示“推动发展”,但此说法缺乏文献佐证。
    • 需注意:权威字典如《汉语大词典》中,“促轸”仅收录乐器调弦的释义,未提及引申为“推动”的用法,因此更建议以本义为核心理解。

三、总结

“促轸”一词源于古代音乐术语,现代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描述调弦动作。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唐代诗词或《全唐诗》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八败命白鵺毕老笔墨之林冰刀沧瀛谗短抽绪触忌村色典馈法律解释翻形稻繁字桂醑汉贰花貌蓬心荒色夹道交通站寄包戒定慧跻峰造极觊豁禁闭室寄适具白局宇开甲苛滥快惬诳眩拉塔料应俐齿伶牙令人切齿龙顔凤姿梅苏面筒鸣林内仪门泥潭气候学清酎软屉三韩十布侍间失散适生世爻衰斩疏展殊职铁刷梃击玩幽腲脮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