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容积大的酒器的美称。 唐 李德裕 《述梦诗四十韵》:“无聊燃蜜炬,谁復劝金舠。”自注:“余自到此,絶无夜宴。酒器中大者呼为舠,宾僚顾形迹,未曾以此相劝。”
根据现有资料,“金舠”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指一种容量较大的酒器的美称,读音为jīn dāo。该词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宴会或礼仪场合中的饮酒器具。
文献引用
唐代诗人李德裕在《述梦诗四十韵》中提到:“无聊燃蜜炬,谁复劝金舠。”其自注进一步说明,当时宾僚因礼节拘束,未用此类酒器互相劝酒。这表明“金舠”可能因形制较大,常用于正式宴饮,但受限于社交礼仪,实际使用频率较低。
语境分析
从“絶无夜宴”的描述可知,这一器物可能多见于特定场合,或因使用不便逐渐被其他酒器取代。其名称中的“金”字,暗示材质或装饰的贵重性。
由于搜索结果中仅有提供直接关联信息,且权威性较低,建议结合更多古籍或权威词典进一步考证。
《金舠》是一个汉字词语,由“金”和“舠”两个字组成。
“金”字的部首是“钅”,是一个金属的意思,它由8个笔画组成;“舠”字的部首是“舟”,意思是小船,它由8个笔画组成。
《金舠》这个词源于古代文献,作为一种诗词造句的表达方式,形象地描绘了黄金色的船只在水面上行驶的景象。
《金舠》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金舢」。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因此,《金舠》的古代写法可能会与现代稍有不同,但整体的意思是相同的。
1. 他是那艘金舠上最年轻的水手,专注地驾驶着船只。
2. 在湖面上漂浮着的金舠像一道亮丽的风景。
船只、金色、金属、水手
黄金船、资金船、金铺、金丝、黄金小船
铁船、木船、普通船、泥船、破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