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束;整顿。《明史·宦官传一·王振》:“怒 霸州 知州 张需 禁飭牧马校卒,逮之,并坐 需 举主 王鐸 。”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猾夏之渐》:“地方官若不实心禁飭,或容隐不报,如之三月,奉通檄尽逐其人。”
“禁饬”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拼音:jìn chì()
基本含义
表示“管束、整顿”,多用于描述对人或事务的约束和规范。例如:
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主要用于历史文献或特定书面表达。其核心语义可对应“规范”“整肃”等词,例如“禁饬纪律”即整顿纪律()。
提示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汉语词汇的用法,建议结合《明史》《清史稿》等典籍例句分析。
禁饬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是由“禁”和“饬”两个字组成。禁的部首是示,饬的部首是食。禁的总笔画数为8,具体的笔画顺序为:丿、丨、丶、丶、丶、一、一、一;饬的总笔画数为16,具体的笔画顺序为:食、几、一、一、一、一、丨、一、丨、丨、一、一、一、一、一、一。
禁饬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字的用法,具体的古代汉字写法已经不再使用。在繁体字中,禁的写法为“禁”字本身没有太大变化,饬的写法为“饬”字右边增加了一个“寸”部。
这个词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的变体不再使用,所以没有具体的古代汉字写法。
例句:
1. 这些行为被法律所禁饬。
2. 老师对学生的品行进行了严格的禁饬。
组词:
禁食、禁止、禁忌、禁区、禁不住
近义词:
约束、限制、管制、控制、规定
反义词:
放任、自由、放松、宽容、豁免
半中间碑表本元不声不气不约而同蚕禾尝鲜窜越刀山剑树鼎富丢卒保车东奔西逃方围富商蓄贾感光龚工桂海怀民昏定晨省蹇羝健朗借训渴切累译露天通事旅师毛遂堕井濛汜邈绵鸣桹抿嘴幕后木厘泥涅炮兵贫惫疲于供命铺天盖地慊吝穷乡秋根认购儒生色类山杏神汉视习斯模大样唐殷鼗鞞讨蒐天差地远投戈兔头温煗文匣窝巢莁荑咸丰庚申携幼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