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醯醢的意思、醯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醯醢的解释

用鱼肉等制成的酱。因调制肉酱必用盐醋等作料,故称。《周礼·秋官·掌客》:“米八十筥,醯醢八十罋。”《礼记·郊特牲》:“醯醢之美,而煎盐之尚,贵天产也。” 孙希旦 集解:“曰‘醯醢’者,醢必资醯以成也。” 宋 张耒 《九月十二日入南山憩一民舍冒雨炙衣久之》诗:“山翁生未食醯醢,脱粟寒蔬度朝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醯醢”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合成词,由“醯”和“醢”两部分构成,具体释义如下:

一、单字释义

  1. 醯(xī):《说文解字》释为“酸也”,指醋类调味品。《周礼·天官》记载“醯人掌共五齐七菹”,说明醯为古代酿造的酸性液体,用于腌制食物。
  2. 醢(hǎi):《释名·释饮食》称“醢,海也,渍熟捣之如海盐”,指将肉类剁碎后加盐发酵制成的肉酱。《礼记·内则》列举“麋醢、鱼醢”等种类,可见其制法多样。

二、合成词义 “醯醢”指用醋腌渍的肉酱,属于古代饮食中的复合调味品。《周礼·天官·醢人》载“以醯醢馈食”,郑玄注“作醢及臡者,必先膊干其肉,乃后莝之,杂以粱曲及盐,渍以美酒,涂置甀中,百日则成”。其制作需将肉干切碎后混合酒曲、盐,经醋渍发酵而成,常用于祭祀或贵族宴饮。

三、历史用途

  1. 祭祀礼仪:《诗经·大雅·行苇》有“醓醢以荐”,孔颖达疏称“醢有醯,故连言之”,表明醯醢是周代祭祀时的重要供品。
  2. 饮食文化:秦汉时期《急就篇》提及“芜荑盐豉醯酢酱”,颜师古注“醯,酢也;醢,酱也”,说明其作为调味品的广泛使用,后逐渐被酱油等替代。

网络扩展解释

“醯醢”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读音为xī hǎi,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指鱼肉制成的酱
    根据多个来源(、、),"醯醢"是由鱼肉等食材制成的酱料,制作过程中需加入盐、醋(醯)等调料。例如《礼记·郊特牲》提到“醯醢之美”,强调其作为调味品的珍贵性。

  2. 古代酷刑的引申义
    部分文献(如、)指出,该词还代指一种将人剁成肉酱的残酷刑罚。例如李白《万愤词投魏郎中》中的“彭越醢醯”,即用此典故。


二、字义分解


三、历史文献与用例

  1. 《周礼·秋官·掌客》
    “醯醢八十罋”描述其作为祭祀或宴饮的调料用途(、)。
  2. 宋代张耒诗
    “山翁生未食醯醢”反映其在日常饮食中的稀缺性()。

四、综合释义

“醯醢”既可指代古代调味品,也可象征极端刑罚,需结合上下文语境判断具体含义。权威来源(如、)更侧重其作为酱料的解释,而刑罚义多见于文学典故。

别人正在浏览...

摆渡版奏扁锉摽虔驳放参据残樽场杵昌化偿赎错漠断絶独立王国独占资本飞江風頭勾心鬭角观兵灌庙闳大画绝化云恢宏揃落谏司缄札教育加重竭能酒瓮子潏波窭妇骏彩宽泛愧勗昆弥累块积苏泪囊龙屈蛇伸履虎马水车龙名望墨敕斜封盘躩潘灡平屋仆死穷陋入囊三季善物十行诏石蕊手足异处霜妃霜札四周遭停泊无颠无倒五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