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贬削的意思、贬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贬削的解释

指古代对官吏的职务、称号等降级或削除。《三国志·蜀志·来敏传》:“前后数贬削,皆以语言不节,举动违常也。”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今日为宰相,明日有贬削为匹夫者。” 清 龚鼎孳 《岁暮行》:“有司纍纍罪贬削,緡钱难铸山非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贬削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贬”和“削”两个语素构成,多用于古代文献,指通过降低官职或削减爵禄的方式实施惩罚。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指降低官职或地位,如《说文解字》释为“损也”,引申为降职、贬谪。

  2. 本义为用刀削除,引申为削减权力、爵位或封地,如《广雅》注“削,减也”。

    二者组合后,“贬削”强调通过降职与削权双重手段实施惩戒,常见于史书对官员过失的记载。

二、典籍用例

三、语义特征

  1. 对象:

    多针对官吏、贵族,反映古代等级制度下的身份惩戒。

  2. 程度:

    严于单一“贬谪”,包含职位与特权的双重剥夺,接近“革职削爵”。

  3. 语境:

    常与政治过失(如渎职、谋逆)关联,见于正史刑法志或列传。

四、近义辨析

权威来源:

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的条目分析,并援引《资治通鉴》《旧唐书》原典印证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

“贬削”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biǎn xuē,其核心含义为古代对官吏的职务、称号等进行降级或削除。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2.古籍例证

3.现代使用注意

4.易混淆概念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三国志》《宋史》等史书,或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板本并且不随溜儿策罢侧柏嶒嵘虿介鹾纲等闲之辈地垄杜絶契鹅毛扇发悟封建论负覊妻古定刀故态复萌鸿业远图幻窅话绪猢狲王架阁库驾鸿坚孤鯚花鲸工船警疾景星凤皇禁钥酒场鸠尾聚珍版况瘁匡掖蓼虫忘辛立计里曲簏簌马迟枚疾耆德情绪曲防三元白法闪异申牒霜害霜云树株私恨填坟同域筒子皮头妻围墙煨炙无晓夜夏半下颌限令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