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活字版。版,也写作“板”。 宋 庆历 间 毕昇 以胶泥烧成活字。 明 代 毗陵 人用铅为字。 清 康熙 时,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刻铜字为活版排印,其字贮于 武英殿 。历时既久,多有被窃者,值 乾隆 初钱贵,悉毁以铸钱。 清 乾隆 开馆纂修《四库全书》,命馆臣从辑录《永乐大典》及各省呈进之书内,择其中罕见之书校正刊行,由户部侍郎 金简 司其事。 简 以枣木制活字二十五万余,用以排印,力省功多。因活字之名不雅,改名聚珍版。所印书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金简 有《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卷。参见“ 活字版 ”。
“聚珍版”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聚珍版”是清代乾隆时期对活字印刷版本的雅称,特指用木活字排印的书籍版本。其名称源于乾隆皇帝认为“活字版”不够雅致,故赐名“聚珍版”,寓意“聚集珍贵”()。
部分词典提及“聚珍版”可比喻“聚集珍贵事物或人才的集合体”,但此用法较少见,主要作为历史术语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技术细节,可参考《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或《四库全书》相关文献。
《聚珍版》是由“聚珍”和“版”两个词组成的词语。它的意思是汇集珍宝、宝贵之物的版本或出版物。这个词常用来形容稀有珍品、收藏价值较高的书籍或艺术品。
《聚珍版》的拆分部首是“聚”(土字旁)和“版”(片字旁)。其中,“聚”的部首是“人字旁”,表示与人相关的事物;“版”的部首是“片字旁”,表示与纸张、印刷等有关。
《聚珍版》的笔画分别是“聚”(12画)和“版”(8画)。
《聚珍版》是一个现代汉语词语,来源于中国汉字的演变和语言的发展。它并没有明确的古代典籍或文献来源,而是在现代语境中逐渐形成和广泛使用的。
在繁体字中,“聚珍版”可以写作「聚珍版」。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没有固定的规范,因此《聚珍版》在古时候的写法可能因人而异。通常,可以使用相同的部首和基本结构,但部分笔画可能会有所差异。
1. 这本《聚珍版》是一部精美的古籍,非常值得收藏。
2. 这幅画是世界上限量发行的聚珍版,价值连城。
3. 藏家花了很大的代价购买了一本稀世聚珍版的古书。
组词:珍宝、收藏、版本、印刷
近义词:重要版、珍藏版、经典版
反义词:普通版、常见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