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遍设堤防。《孟子·告子下》:“无曲防,无遏糴,无有封而不告。” 朱熹 集注:“无曲防,不得曲为隄防,壅泉激水,以专小利,病邻国也。” 唐 刘禹锡 《汴州刺史厅壁记》:“凡曲防、苛禁、不情、乖体者,悉剗之,一出乎令典。” 明 归有光 《王天下有三重》:“则夫圣人之法,岂曰区区于后世繁文靡饰、过制曲防……而不由夫道者乎?”
“曲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遍设堤防”,具体指通过人为修筑堤坝等方式过度干预水流,常带有负面引申义。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解释:
“曲”在此处意为“周遍、不正直”,“防”指堤防或水利设施,合起来指大规模修筑堤坝以截断水流的行为。这种解释源自古代诸侯国为争夺水利资源,在边境私筑堤坝损害邻国的历史背景。
该词在历史发展中衍生出两层含义:
提示:该词属于文言词汇,现代多用于历史文献分析或比喻性表达。相关成语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可辅助理解“防”字的引申用法。
曲防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对曲线形状的防备或抵御。
拆分部首和笔画: 曲防由"曲"和"防"两个部首组成,它有16个笔画。
来源: "曲防"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大传·虞夏传》中,用来形容防备曲线形状,以保护自己免受侵害。
繁体: 简体字中的"曲防"对应的繁体字为"曲防"。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曲防"的写法可能略有变化,但整体结构基本相同。
例句: 他采取了曲防的策略来避免被对手攻击。
组词: 曲线、防备、曲折、预防。
近义词: 弯道、蜿蜒、曲折。
反义词: 直线、放松、放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