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封建论的意思、封建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封建论的解释

散文篇名。唐代柳宗元作。“封建”指奴隶社会分封国土、建立诸侯国的分封制度。作者分析了这种制度的产生原因、形成过程及其弊病,论述了它终被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意在反对唐中期的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的统一。措词严谨,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是古代议论文的典范之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封建论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与学术内涵的术语,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一、汉语词典释义

根据《汉语大词典》,“封建论”指围绕“封建制度”的起源、性质、演变及影响展开的系统性论述。其中“封建”源于西周“封邦建国”制度(分封诸侯以藩屏王室),后引申为以土地分封为基础的社会形态。该词条强调其作为历史政治学说的理论属性,常特指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研究。


二、历史语境中的经典文本

“封建论”最著名的载体是唐代柳宗元的政论文《封建论》(收录于《柳河东集》)。其核心观点包括:

  1. 制度演进论:提出“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认为分封制是部落时代权力博弈的产物;
  2. 郡县优越性:论证秦朝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必然,强调中央集权对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3. 批判现实藩镇:借古讽今,抨击中唐藩镇割据的危害,主张强化中央权威。

该文被清代储欣评为“古今至文”,代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论的巅峰之作(《唐宋八大家类选》)。


三、现代学术延伸

在现代史学框架下,“封建论”衍生出两种学术范式:

  1. 传统分期说

    以郭沫若等学者为代表,将秦至清称为“封建社会”,强调地主-佃农的经济关系(《中国史分期问题研究》;

  2. 概念重构说

    冯天瑜等学者主张严格区分“分封制”(political feudalism)与“地主制”(social feudalism),认为西周才是典型封建时期(《“封建”考论》。


权威参考文献

  1. 罗竹风 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第2册,页1013
  2. 柳宗元《封建论》,载《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卷三
  3.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第一章
  4.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科学出版社,1960)导论
  5. 冯天瑜《“封建”考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第四章

网络扩展解释

《封建论》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政治哲学论文,系统分析了古代分封制度(“封建制”)的演变与弊端,并论证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历史必然性。以下是关于该词的详细解释:

1.词义解析

2.核心内容

柳宗元在文中提出以下核心观点:

3.创作背景

4.历史影响

5.延伸对比

如需进一步了解原文内容或具体论证逻辑,可参考柳宗元《封建论》原文()及历代学者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抱腹悲慨别苑滨海波罗塞戏哺禄蚕家沉痛齿少心锐稠林从令如流打油飞调查敌忾地下茎额度鹅帖反剪泛櫂风木含悲蜂拥蚁屯感恩节拱护鼓合箍纹后式沍冥彟矩竞进经义矜式金鲗喇虎老在行灵阳罗师密牒迷离扑朔鸣鶪弭棹靡知所措褰褰虔切劝盘去梯纫缉山嶞寿面疏朴铁勒韡袴畏惕彣彰屋面五虚六耗西安相盈遐戎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