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急敛暴徵的意思、急敛暴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急敛暴徵的解释

严急而苛猛的赋税。 唐 白居易 《杜陵叟》诗:“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歛暴徵求考课。”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急敛暴徵”是汉语成语,原指官府急切、严苛地征收赋税,常用于形容统治者对百姓的横征暴敛。以下为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该成语由“急”(紧迫)、“敛”(征收)、“暴”(猛烈)、“徵”(同“征”,赋税)四字组成,字面意为“急切而暴烈地征收赋税”。其核心指代官吏为完成考核或满足私利,不顾民生疾苦强行加重税收的行为。

2.出处与背景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杜陵叟》一诗:“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徵求考课。”诗中揭露了官吏明知灾情却隐瞒不报,反而加紧征税以求政绩的社会现实,体现了对苛政的批判。

3.用法与语境

4.近义与关联词

5.文化与社会意义

该成语反映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下百姓的苦难,以及文人通过文学作品揭露社会矛盾的传统。白居易以此抨击中唐时期吏治腐败,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

作为历史批判性词汇,“急敛暴徵”不仅承载了语言学的演变,更是古代社会矛盾的重要见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急敛暴徵》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急敛暴徵》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急需征收财货。这个成语中的四个字分别表示着紧迫、征收、急迫和暴力的含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急敛暴徵》中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心(忄)、彳(⻌)、火(火)、彳(⻌);总共有19个笔画。

来源

《急敛暴徵》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献。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成公二年》:“子为齐徵急”。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急敛暴徵”。

繁体

《急斂暴徵》是《急敛暴徵》的繁体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所以《急敛暴徵》在古时候的写法也会有差异。具体的古代写法需要参考古代典籍和出土文献。

例句

1.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急敛暴徵,以满足国家的财政需求。

2. 在紧急的时候,政府征收了一部分财产,实行了急敛暴徵的政策。

组词

急迫、急需、征收、紧迫、暴力、财货

近义词

紧急征集、急需收取

反义词

温和征收、慢慢收取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