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急敛暴徵的意思、急敛暴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急敛暴徵的解释

严急而苛猛的赋税。 唐 白居易 《杜陵叟》诗:“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歛暴徵求考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急敛暴徵”是汉语成语,其标准现代汉语写法为“急敛暴征”(“徵”为“征”的繁体或古体,意为征收)。该成语的含义及详细解释如下:

一、核心释义

指统治者或官吏急切而残暴地征收赋税。形容苛捐杂税繁重,征收手段凶狠急切,不顾百姓死活。

二、引申含义

后世引申为任何形式的急切而不合理的索取或压榨,超出字面赋税范畴,可用于形容上级对下级、强势方对弱势方的苛求。

三、来源考证与权威引用

  1. 唐代白居易《杜陵叟》诗

    该成语最经典的出处是白居易反映民间疾苦的讽喻诗《杜陵叟》。诗中揭露官吏在灾年仍强行征税: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诗中“急敛暴征”虽未直接出现,但“典桑卖地纳官租”“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正是其生动写照。

  2. 《旧唐书·李实传》

    史书记载了唐代宗时期京兆尹李实的暴政,可视为成语的历史背景:

    “实为政猛暴,方务聚敛进奉,以固恩顾…人穷无告,乃彻屋瓦木,卖麦苗以供赋敛。”

    此记载印证了中唐时期官吏为讨好朝廷而横征暴敛的史实。

四、权威辞书释义

五、文化内涵

该成语凝结了中国古代社会对苛政的批判精神,成为形容统治者剥削民众的经典话语,常见于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道德谴责意味。


参考资料来源:

  1. 白居易《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2. 《旧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3.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4.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本)
  5.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急敛暴徵”是汉语成语,原指官府急切、严苛地征收赋税,常用于形容统治者对百姓的横征暴敛。以下为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该成语由“急”(紧迫)、“敛”(征收)、“暴”(猛烈)、“徵”(同“征”,赋税)四字组成,字面意为“急切而暴烈地征收赋税”。其核心指代官吏为完成考核或满足私利,不顾民生疾苦强行加重税收的行为。

2.出处与背景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杜陵叟》一诗:“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徵求考课。”诗中揭露了官吏明知灾情却隐瞒不报,反而加紧征税以求政绩的社会现实,体现了对苛政的批判。

3.用法与语境

4.近义与关联词

5.文化与社会意义

该成语反映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下百姓的苦难,以及文人通过文学作品揭露社会矛盾的传统。白居易以此抨击中唐时期吏治腐败,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

作为历史批判性词汇,“急敛暴徵”不仅承载了语言学的演变,更是古代社会矛盾的重要见证。

别人正在浏览...

陂官本刑编号拨甩出国大噪大智底成厎慎二十四节访义傅饰稾草圪针钩铬挂孝何妨胡嚼货真价实壶峤剑及履及蛟涎鶄鹤机制濬文军爷跼躅空舍清野辽鹤立地成佛流苹龙腹竹罗闉蛮禽弥留之际乃在披帛前歌倩善青籞倾霣亲卫齐俗驱殄上山杓建神匾尸次守徼手泽水磨石梳掠説情汤祷桑林涛泷特支媮合苟容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小敛霞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