厎慎的意思、厎慎的详细解释
厎慎的解释
致慎。谓采取慎重态度。《书·禹贡》:“庶土交正,厎慎财赋。” 孔 传:“致所慎者财货贡赋,言取之有节不过度。”厎,一本作“ 底 ” 晋 左思 《魏都赋》:“关石之所和钧,财赋之所厎慎。”
词语分解
- 厎的解释 厎 ǐ 古同“砥”,砥砺;砥柱。 平:厎平(平均)。 终:厎止(终止)。 笔画数:; 部首:厂; 笔顺编号:
- 慎的解释 慎 è 小心,当心:谨慎。不慎。慎重(恘 )。慎言。慎独(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 姓。 笔画数:; 部首:忄;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厎慎”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理解:
一、基本释义
厎慎(拼音:dǐ shèn)意为“采取慎重态度”,强调在行为或决策中保持谨慎。该词由“厎”和“慎”二字构成:
- 厎:古同“砥”,本义为磨刀石,引申为“磨砺”“平正”“终止”等含义。
- 慎:表示谨慎、小心,如《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谨也”。
二、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庶土交正,厎慎财赋。” 意为各地官员需审慎管理财政赋税,避免过度征收。晋代左思《魏都赋》中也有“财赋之所厎慎”的用法,进一步强化其慎重管理的语境。
三、用法与延伸
- 近义表达:谨慎、审慎、慎重。
- 反义概念:轻率、鲁莽。
- 应用场景:多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对财政、礼仪等严肃事务的慎重态度,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
四、总结
“厎慎”体现了古代对严谨态度的重视,尤其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强调节制与责任。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尚书》及《魏都赋》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厎慎》一词的意思是谨慎、小心。它的拆分部首是「厂」和「心」,总共有6画。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模糊,没有确切的出处。在繁体字中,「厎慎」这个词的写法保持不变。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现在的写法仍然沿用着。这个词在句子中可以使用,比如:他对待每个人都很厎慎。与「厎慎」意思相近的词有「谨慎」、「小心谨慎」等。反义词则可能是「轻率」、「大意」等。根据需求,可以创造出一些组词,比如「谨慎对待」、「小心翼翼」、「小心谨慎地行动」等。希望这样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