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绝世的略语。《管子·小问》:“诛暴禁非,存亡继絶。”《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受遗託孤,匡辅朕躬,继絶兴微,志存靖乱。”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端明入冥》:“緑衣举手加额曰:‘善哉问!忠孝为先,继絶次之,戒杀又次之。’”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不可亦可》:“《大清律》有官员袭荫一条云:‘有嫡立嫡,无嫡立庶,无庶以同族之伦次相当者继之。’犹有古时诸侯继絶之意。”参见“ 继絶世 ”。
“继绝”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综合解释:
“继绝”最初源于“继绝世”,指恢复已灭绝的宗祀或延续断绝的后代。例如《论语·尧曰》中提到“兴灭国,继绝世”,意为让衰亡的国家复兴、断绝的世族延续()。后引申为对濒临断绝事物的挽救与延续。
在当代语境中,“继绝”可泛指对濒临消亡的文化、技艺等抽象事物的保护与传承,例如“继绝学”指延续濒危的学术流派()。
需注意与“继续”“断绝”的拆分义区分。“继绝”作为固定词汇,更强调“延续本将断绝的事物”,而非单纯继续或终止()。
继绝是一个动词,意思是延续、接替或继续下去。它主要指的是某种状态、行为或关系没有中断,没有停止,而是持续下去。
继字的部首是纟(纟为缚丝的意思),它表示与线、纤维有关的意义。继字的总笔画数为12。
继字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是由纟和妾(qiè)组合而成的。原意是继承妾的家产,后来逐渐引申为维持、继承、延续的意义。
继字的繁体形式为継。
继字在古代书写中有多种变体,例如在金文和篆书中,继字的形状并不完全一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字继续沿用了一种统一的书写形式。
1. 他接受了父亲生意的继承,继续经营了几十年。
2. 这家公司继承了前任市长的政策,继续推动城市的发展。
继续、继任、继承、继续、接续、接续
延续、承袭、保持、延续、维持
中断、中止、断绝、中止、停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