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髯的意思、鼓髯的详细解释
鼓髯的解释
鼓动胡须。《晋书·石勒载记上》:“ 勒 攘袂鼓髯曰:‘ 宾 之计是也。’”
词语分解
- 鼓的解释 鼓 ǔ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鼓角(僶 )。大鼓。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高
- 髯的解释 髯 á 两腮的胡子,亦泛指胡子:美髯。虬髯。白发苍髯。髯口(演戏用的假胡子。“口”读轻声)。 笔画数:; 部首:髟;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鼓髯”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内容详细解释:
1.词义解析
- 基本释义:指“鼓动胡须”,即通过面部动作使胡须颤动或扬起,常用于形容人物情绪激动时的神态。
2.文献出处
- 该词最早见于《晋书·石勒载记上》:“勒攘袂鼓髯曰:‘宾之计是也。’”此处描写石勒(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情绪激昂时捋袖、抖须的动作,体现果断或激愤之态。
3.词语结构
- “鼓”:本义为击打乐器,引申为“振动、扬起”的动作。
- “髯”:指胡须,尤指两腮的长须。二者组合后,“鼓髯”成为描述胡须动态的动词短语。
4.使用场景
- 多用于古文或历史文本中,刻画人物神态,如将领决策时的威严、文士论辩时的激扬等。
5.近义词与关联词
- 近义动作词:“怒目张须”、“攘袂瞋目”(均属情绪外露的肢体语言)。
- 反义状态:“垂须默然”、“敛容肃立”(平静或内敛的神态)。
“鼓髯”是一个具象化、富有画面感的古汉语词汇,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情感色彩。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历史文献或文学创作中。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晋书》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鼓髯》的意思
《鼓髯》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鼓起胡须。主要形容男性的胡须长而浓密,鼓起来的形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鼓髯》的部首是鼠(音shuǐ),共由23个笔画组成。
来源和繁体
《鼓髯》一词的来源不太明确。在现代规范汉字中,该字的繁体形式为「鼓髯」。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鼓髯的写法稍有不同。古时候,「髯」的上方有一个额外的「韦」字旁,而非现代的「鼠」部首。
例句
1. 他的脸上鼓髯如云。
2. 那位长者鼓髯威严,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
组词
1. 鼓髯振臂(形容大胆激昂,振臂高呼)
2. 鼓髯扬眉(形容义愤填膺,怒而扬眉)
近义词
1. 浓髯(形容胡须浓密)
2. 古道疏髯(形容胡须长而散乱)
反义词
1. 素颜(形容没有胡须,面部光洁)
2. 胡满脸掉(形容胡须稀疏,面容凌乱)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