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记迹的意思、记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记迹的解释

(1).记录考实。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当 王莽 代 汉 ,改置柱下五史,听事侍旁,记迹言行,盖效古者动则左史书之,此其义也。”

(2).记下行实。 王闿运 《衡州西禅寺碑》:“留生记迹,付灭忘情,今觉往觉,不晦不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记迹”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记录事迹或痕迹。该词由“记”与“迹”两个单字组合而成,需结合其各自的本义及合成后的引申义来理解:

  1. “记”的本义

    指记录、记载。《说文解字》释为:“记,疏也。”段玉裁注:“谓分疏而识之也。”意指把事情分条记录下来,使其不被遗忘。其核心在于留存信息的动作或结果。

  2. “迹”的本义

    指脚印、痕迹、行踪。《说文解字》释为:“迹,步处也。”引申为事物留下的印痕、过去发生的事迹或行为。如“古迹”指古代遗留的痕迹,“事迹”指人所做过的事情。

  3. “记迹”的合成含义

    结合“记”与“迹”的含义,“记迹”一词可理解为:

    • 记录事迹:将发生过的重要事件、人物行为或历史过程用文字等方式记载下来。例如,史书的功能之一就是“记迹”,即记录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
    • 留存痕迹:通过记录的方式,使原本可能消逝的“迹”(事迹、痕迹)得以保存和流传后世。它强调记录行为对于保存历史或事实痕迹的重要性。
    • 记载行踪或历程:有时也可指记录行程、路线或事物发展的轨迹。

“记迹”是一个古雅或书面化的词汇,其核心意思是通过记录(文字或其他形式)来保存事迹、痕迹或过程。它突出了记录行为对于保存历史、事实或经历的关键作用。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多个来源的综合分析,"记迹"一词的解释如下:

一、基本词义

  1. 记录考实:指通过文字、图像或行为等方式留存事物的真实痕迹。常见于历史记载领域,如《史通·史官建置》记载王莽时期设置史官"记迹言行"。
  2. 记下行实:强调对实际行为的记载,如清代王闿运在碑文中使用该词描述铭刻事迹。

二、使用特征 • 形式多样性:既包含具象的文字记录,也涵盖抽象的行为印记 • 时间指向性:主要用于留存过往事物或事件的凭证 • 考据功能:通过痕迹还原事实本质,如古代史官通过"听事侍旁"实现实时记录

三、古籍用例

  1. 唐代刘知几《史通》记载:"改置柱下五史,听事侍旁,记迹言行"
  2. 清代王闿运碑文:"留生记迹,付灭忘情"

四、构词解析 由"记"(记录、标志)与"迹"(痕迹、遗存)复合构成,其核心内涵是"通过特定形式留存事实痕迹"。在具体应用中需注意与单纯记录(如日记)或单纯痕迹(如足迹)的区别,强调二者的结合性。

建议需要具体应用该词时,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权威工具书获取更精确的语义辨析。

别人正在浏览...

比缀巢居子撤蔀侈论吃哑巴亏传答从流措置裕如大冠子夏倒拽大心东半球恩廕二线彷彿访话负笈游学负衅府尊干爽高才疾足戈什哈规报故庐海洋监视卫星寒廉鹤版悔过自责坚定浆子囏劬拉山头寥寥数语骊翰立项陋室空堂猛火妙达明敕泯亡目翫牌头甓珠期房卿衮钦赖筌蹄人世若不三元膻根绳武沈溺石碌势素睡蛇頽习五斗米师侮诮无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