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記迹的意思、記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記迹的解釋

(1).記錄考實。 唐 劉知幾 《史通·史官建置》:“當 王莽 代 漢 ,改置柱下五史,聽事侍旁,記迹言行,蓋效古者動則左史書之,此其義也。”

(2).記下行實。 王闿運 《衡州西禅寺碑》:“留生記迹,付滅忘情,今覺往覺,不晦不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記迹”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記錄事迹或痕迹。該詞由“記”與“迹”兩個單字組合而成,需結合其各自的本義及合成後的引申義來理解:

  1. “記”的本義

    指記錄、記載。《說文解字》釋為:“記,疏也。”段玉裁注:“謂分疏而識之也。”意指把事情分條記錄下來,使其不被遺忘。其核心在于留存信息的動作或結果。

  2. “迹”的本義

    指腳印、痕迹、行蹤。《說文解字》釋為:“迹,步處也。”引申為事物留下的印痕、過去發生的事迹或行為。如“古迹”指古代遺留的痕迹,“事迹”指人所做過的事情。

  3. “記迹”的合成含義

    結合“記”與“迹”的含義,“記迹”一詞可理解為:

    • 記錄事迹:将發生過的重要事件、人物行為或曆史過程用文字等方式記載下來。例如,史書的功能之一就是“記迹”,即記錄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
    • 留存痕迹:通過記錄的方式,使原本可能消逝的“迹”(事迹、痕迹)得以保存和流傳後世。它強調記錄行為對于保存曆史或事實痕迹的重要性。
    • 記載行蹤或曆程:有時也可指記錄行程、路線或事物發展的軌迹。

“記迹”是一個古雅或書面化的詞彙,其核心意思是通過記錄(文字或其他形式)來保存事迹、痕迹或過程。它突出了記錄行為對于保存曆史、事實或經曆的關鍵作用。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多個來源的綜合分析,"記迹"一詞的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1. 記錄考實:指通過文字、圖像或行為等方式留存事物的真實痕迹。常見于曆史記載領域,如《史通·史官建置》記載王莽時期設置史官"記迹言行"。
  2. 記下行實:強調對實際行為的記載,如清代王闿運在碑文中使用該詞描述銘刻事迹。

二、使用特征 • 形式多樣性:既包含具象的文字記錄,也涵蓋抽象的行為印記 • 時間指向性:主要用于留存過往事物或事件的憑證 • 考據功能:通過痕迹還原事實本質,如古代史官通過"聽事侍旁"實現實時記錄

三、古籍用例

  1. 唐代劉知幾《史通》記載:"改置柱下五史,聽事侍旁,記迹言行"
  2. 清代王闿運碑文:"留生記迹,付滅忘情"

四、構詞解析 由"記"(記錄、标志)與"迹"(痕迹、遺存)複合構成,其核心内涵是"通過特定形式留存事實痕迹"。在具體應用中需注意與單純記錄(如日記)或單純痕迹(如足迹)的區别,強調二者的結合性。

建議需要具體應用該詞時,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工具書獲取更精确的語義辨析。

别人正在浏覽...

比肩皆是冰台不到頭布冠襯資穿鍼次妻大力丸耽湎等比數列雕弛鍛錘堕倪貳話風檢封彌鋒銳概量顧惜皓玉何妨鶴經魂識驕寵箕蔔汲集棘列羁禽峻惡虧賊郎君連街倒巷連連僚采率衆梅福扪天湎演扭傷排家袍襖牝雞棄末反本韶濩十二衢樹畜豎井順流而下說長話短樹置私門生四知金遂功攤配天階停綴團量外客窪樽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