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矿石。《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四年》:“东头供奉官 钱逊 奏 信州 铅山 产石碌,可烹炼为铜。”
“石碌”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以下为详细解释:
铜矿石
在宋代文献《续资治通鉴》中明确记载:“信州铅山产石碌,可烹炼为铜”()。这里“石碌”指含铜的矿石,古人通过冶炼从中提取铜金属。
孔雀石(石碌/碌石)
汉典《碌》字条目提到,“石碌”又称“孔雀石”,是一种绿色含铜矿物,可用于颜料或药材()。现代地质学中,孔雀石化学式为:
$$
text{Cu}_2(text{CO}_3)(text{OH})_2
$$
个别资料(如)提及“石碌”形容物体滚动、翻转的动作或状态,例如:“石碌滚动”“身体石碌”()。但此用法权威性较低,可能为方言或特定语境下的引申义。
若涉及历史文献或地质学领域,“石碌”通常指铜矿石或孔雀石;若遇形容动作的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考证。
《石碌》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主要用来形容水声滔滔的样子,类似于瀑布、河流等水流在流动过程中的声音。这个词常用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用以形容自然景观或者描绘人物所处的环境。
根据汉字拆分规则,“石碌”这个词分解成两个部分,其中“石”作为部首出现在左边,表示与石头相关;而“碌”则提供了词的音义,作为右侧的构字部分。
根据笔画数,部首“石”共有5画,构字部分“碌”有13画,因此整个词共18画。
在繁体字中,“石碌”这个词的写法与简体字一致,没有变化。
根据古代汉字的写法,字形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字义和发音基本保持一致。关于《石碌》这个词古代的写法目前暂无具体记录。
1. 青山脚下的小溪水,犹如千百匹骏马奔腾而下,发出阵阵石碌声。
2. 在这个悬崖上,瀑布高高落下,石碌声震耳欲聋。
1. 石头:指天然形成的矿物质固体。
2. 碌石:指小而圆的石子。
3. 瀑布:指水流从高处直接坠落形成的景观。
4. 河流:指水流在河床中流动的水体。
1. 水声:指流水、落水等发出的声音。
2. 奔流:指水流猛烈地往前流动的样子。
3. 奔腾:指水流迅速流动的样子。
1. 寂静:指没有声音或安静无声的状态。
2. 静止:指物体不动或不流动的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