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浩居的意思、浩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浩居的解释

亦作“ 浩裾 ”。亦作“ 浩倨 ”。傲倨,怠慢不恭貌。《墨子·非儒下》:“立命缓贫而高浩居。” 毕沅 校注:“同‘傲倨’。”《墨子·非儒下》:“夫儒浩居而自顺者也。” 卢文弨 校:“《晏子》外篇与此多同,‘浩居’作‘浩裾’。” 孙诒让 间诂:“居、裾,并倨之叚字。”《晏子春秋·外篇下一》:“彼浩裾自顺,不可以教下。”《孔子家语·三恕》:“浩倨者则不亲,就利者则无不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浩居(hào jū)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较为生僻,其核心含义指“傲慢自大、态度倨傲”。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古籍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浩居

指人态度傲慢,举止不谦逊,带有明显的自高自大之意。

例证:

《荀子·荣辱》中记载:“其谁能以己之潐潐,受人之掝掝者哉?” 东汉学者杨倞注解:“潐潐,明察之貌;掝掝,惛瞀之貌。或曰:掝当为‘惑’,浩居同傲倨。”此处明确将“浩居”与“傲倨”(傲慢)视为同义。


二、字义溯源

  1. “浩”:

    本义为水势盛大(如“浩瀚”),引申为气度、规模宏大,此处含“过度张扬”的贬义色彩。

  2. “居”:

    古通“倨”,意为“蹲踞”或“态度傲慢”,如《史记·汲郑列传》载:“黯为人性倨,少礼。”

    两字组合后,“浩居”强调因自视过高而表现出的轻慢姿态。


三、古籍文献中的使用


四、现代使用与演变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多见于研究先秦文献或古代汉语的学术著作中。其语义被“傲慢”“倨傲”“骄矜”等词取代。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
  2. 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3.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浩居”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文献中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一、主要含义:傲倨、怠慢不恭

  1. 词义解释
    源自《墨子·非儒下》和《晏子春秋》,指态度傲慢、不恭敬。如《墨子》提到“夫儒浩居而自顺者也”,意指儒家学派自视甚高、行为倨傲。

  2. 字形演变
    “浩居”在古籍中亦写作“浩裾”“浩倨”,均为“傲倨”的假借字(“居”“裾”通“倨”),强调姿态上的傲慢。《墨子》毕沅校注明确标注其同“傲倨”。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批评性语境,如《晏子春秋·外篇》指责儒家“浩裾自顺,不可以教下”,暗含对礼教形式主义的否定。


二、其他解释:房屋宽敞豪华(存疑)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浩居”解释为“房屋宽敞、住宅堂皇”,其中“浩”表广阔,“居”指住所。但此释义未见于权威古籍或主流研究,可能与词义演变或误用有关,需谨慎采用。


三、总结建议

别人正在浏览...

便好弁论蹩脚货逼摄裁使差论崇明传节吹毛剑刺蜚锉折大材典蒙跌荡洞朗掇摝儿媳妇纷缊掴裂豪羊河清卒洪烈花拳绣腿觳束截截寖信几研拒后钧容班快报六出螺女蛮絃盟槃门塾磨刀霍霍旁骛泼醅铺首奇干栖踪人喊马嘶热性上闻圣水伸敬奢欲实志四月八挞煞调治僮謡土梗完帐位子问阅舞笔弄文显晦仙罗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