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宥的意思、贷宥的详细解释
贷宥的解释
宽宥,赦免。《后汉书·张酺传》:“今议者为 瓌 选严能相,恐其迫切,必不完免,宜裁加贷宥,以崇厚德。”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曲垂贷宥,实敢廻异。” 宋 李纲 《答宾劳》:“冀蒙贷宥,得归故庐。”
词语分解
- 贷的解释 贷 (貸) à 借入或借出:贷款。借贷。信贷。 推卸给旁人:责无旁贷。 宽恕,饶恕:严惩不贷。 笔画数:; 部首:贝; 笔顺编号:
- 宥的解释 宥 ò 宽容,饶恕,原谅:宥罪。宥恕。原宥。宽宥。尚希见宥。 笔画数:; 部首:宀;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贷宥”的汉语词典释义
“贷宥”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为罕见,其核心含义指宽恕、赦免(罪过)。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
- 宽恕;赦免。 指对过失或罪行不予追究,给予宽容处理。
-
字义分析:
- 贷 (dài): 本义指借入或借出财物,引申义有宽恕、饶恕(如“严惩不贷”中的“贷”即此义)。《说文解字》:“贷,施也。”段玉裁注:“谓我施人曰贷也。”在“贷宥”中取其“宽免、饶恕”的引申义。
- 宥 (yòu): 本义即宽恕、赦免。《说文解字》:“宥,宽也。”《尔雅·释言》:“宥,赦也。”其核心含义就是宽容、原谅罪过。
- 组合义: “贷”与“宥”为同义复用,均表示宽免、赦罪,组合成词“贷宥”后,其含义得到强调和加强,指宽大的赦免或饶恕。
-
文献例证:
-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可见使用。例如《后汉书·袁安传》附《袁敞传》中提到:“(张)俊狱当断,而尚书谥议,以为‘明德慎罚’,宥过贷宥。” 此处的“贷宥”即指宽恕其罪过。
-
同义词:
-
使用说明:
- “贷宥”属于书面语,且在现代汉语日常交流中极少使用,主要出现在研究或引用古代文献的语境中。其含义主要由构成它的两个语素“贷”(宽恕义)和“宥”(宽恕义)叠加而成。
来源参考:
- 释义及字义分析主要依据《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及《辞源》(商务印书馆) 中关于“贷”、“宥”及“贷宥”词条的解释。
- 文献例证引自《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贷宥”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通过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词义
“贷宥”意为宽恕、赦免,多用于古代文献中表示对过错或罪责的宽容处理。该词由“贷”与“宥”组合而成:
- 贷:本义为借贷,引申为宽恕(如“严惩不贷”);
- 宥:直接表示宽恕、原谅(如“宽宥”“原宥”)。
二、文献例证
- 《后汉书·张酺传》提到“宜裁加贷宥”,指建议对某人减轻处罚以示宽厚。
- 南朝陶弘景《冥通记》中“曲垂贷宥”表达请求赦免的谦卑态度。
- 宋代李纲《答宾劳》中“冀蒙贷宥”则体现希望被宽恕的诉求。
三、用法与语境
该词多用于正式文书或历史记载,常见于请求赦免、减轻刑罚的语境,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属于文言词汇。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后汉书》《冥通记》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媕婀拨款参款朝庭撑达齿目冲颐春泽促销搭接片独步一时对窝蜂迷蝶猜分画奋讨铬镍钢管请官勇鼓吻弄舌豪吞红钱诲言柬汰计贡进退亡据髻髽军舰口荐廪秋龙骧将军履谦梅花雷霉烂没一面缴明眎迷骛默台嫖经劈角儿琼珶盛代沈照摄詟石音石烛四旋体诗四正四奇酸桶田墅偷奸取巧屯籍僞金钱伪缪聬聬仙桂闲弃霄涂协音锡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