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寄附的意思、寄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寄附的解释

(1).犹寄赠。 唐 白居易 《元九以绿丝布白轻褣见寄》诗:“贫友远劳君寄附,病妻亲为我裁缝。”

(2).暂时附属。《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於府治设教授一员,量给廩生六名,其寄附 太平府 者,悉归本学,嗣后续增其祭祀廩餼之用,则地方可安,文教可兴。”

(3).犹依附。 刘半农 《琴魂》:“你那时的歌声真好啊!简直是她的灵魂,和全世界的玫瑰花的香味,一起寄附在你的声浪之中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寄附”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延伸,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寄赠
    指将物品或情感寄托、赠予他人。这是该词最核心的含义,常见于古代诗文或书信往来中。例如唐代白居易的诗句“贫友远劳君寄附,病妻亲为我裁缝”,即表达友人远道寄赠布匹的情谊。

二、扩展含义

  1. 暂时附属
    在特定历史或制度语境中,可表示某事物暂时归属于另一主体。如《明史》中提到的“寄附太平府者”,指某地区暂时附属于太平府管辖。

  2. 依附、寄托
    抽象层面可指情感、灵魂等无形事物的依附。例如刘半农《琴魂》中“灵魂和玫瑰花的香味寄附在声浪中”,形容歌声承载了深刻的精神寄托。

三、字义拆分

四、使用建议

该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于文学或历史文本。日常表达“寄赠”时,可优先选用“赠送”“转交”等更通俗的词汇;若需强调精神层面的寄托,则“寄寓”“承载”更为自然。


注:以上解释综合了权威字典释义()及古籍诗文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二

寄附

寄附是一个汉字词语,读音为jì fù。 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宀和仅,共有9个笔画。

来源

寄附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中。在《荀子·礼论》一书中有记载:“爱其亲者既死,其寐处欲寐,其未寐屋于寄附”。这里的“寄附”一词指的是人追念亲人的是在他们的房间中休息。

繁体

寄附在繁体汉字中的写法是「寄附」。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寄附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古代文字的发展变迁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字形也有所变化。然而,对于寄附而言,没有明确的古代汉字写法记录。

例句

1.他把这本书寄附在信中寄给了我。

2.他的思绪寄附在了远方,无法集中精力。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附近、寄达、寄存

近义词:附属、寄托

反义词:离开、解脱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