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口业的意思、口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口业的解释

(1).佛教语。佛教以身、口、意为三业。口业,指妄言、恶口、两舌和绮语。《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九:“有一种人,早晨看经念佛懺悔,晚间纵口业駡詈人。” 宋 苏轼 《胜相院藏经记》:“结习口业,妄言綺语,论説古今是非成败。” 明 李贽 《与周友山书》:“况於文字上添了许多口业,平生爱国忧民上又添了许多善业。”

(2).指诗文的创作。 唐 宋 人以诗文类绮语,故相比附。 唐 白居易 《寄题庐山旧草堂兼呈二林寺道侣》诗:“渐伏酒魔休放醉,犹残口业未抛诗。” 宋 苏轼 《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诗之二:“口业向诗犹小小,眼花因酒尚纷纷。”

(3).藉以为生的产业。《清史稿·世祖纪一》:“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徠,给以荒田,永为口业,六年之后,方议徵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口业”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解释:

一、佛教术语(核心含义)

口业指由言语行为产生的业力,属于佛教“三业”(身业、口业、意业)之一,包含四种不良言语行为:

  1. 妄语:虚妄不实的谎言,如欺骗、夸大事实。
  2. 恶口:粗鄙骂詈之语,如辱骂、诅咒。
  3. 两舌:挑拨离间,如搬弄是非、制造矛盾。
  4. 绮语:华而不实的言辞,如淫秽语、煽动性言论。

佛教认为口业会影响修行,需通过“口业清净”约束言语,即不犯上述四过,以积累善业。


二、文学创作(引申义)

唐宋时期文人将诗文创作类比为“绮语”,因此“口业”也被引申为文学创作活动。例如:


三、其他含义

  1. 谋生产业:少数文献中,“口业”指藉以为生的职业,但此用法较为罕见。
  2. 语言能力:现代引申为“说话的技巧”,强调口才和表达能力。

综合建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口业的意思

口业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说话的能力、技能、行业。

拆分部首和笔画

口业的部首是口,总共有3个笔画。

来源

口业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用来描述说话的能力和专业。

繁体

繁体字为口業。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作口業,業字的上面有一个额外的横画。

例句

1. 他非常擅长口业,每次演讲都能够打动听众。

2. 这个行业要求掌握扎实的口业和语言表达能力。

组词

口才、演讲口才、口才训练、口才比赛等。

近义词

口才、口头表达能力。

反义词

不善言辞、口吃。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