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牡丹的意思、牡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牡丹的解释

(1) [peony] 芍药属草本植物或灌木,包括很多杂交品种,因花美丽而被广泛栽培,花单瓣或重瓣,红色、粉红色或白色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宋· 周敦颐《爱莲说》

(2) 又如:《牡丹亭》。内容写一个宦家的女儿杜丽娘,梦见书生柳梦梅同她发生恋爱,从此害相思病而死,后来又还魂同柳梦梅结为夫妻的故事。明代传奇作品,是汤显祖之代表作

详细解释

著名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 唐 以后,但在 唐 前,已见于记载。至 唐 开元 中盛于 长安 ,至 宋 在 中州 以 洛阳 为冠,在 蜀 以 天彭 为冠。群花品中,牡丹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参阅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草木花果·牡丹》、 宋 陆游 《天彭牡丹谱·花品序》、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牡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是中国传统名花,其释义可从汉语词典及文化角度解析如下:


一、字义溯源

  1. 构词解析

    “牡”指雄性(《说文解字》:“牡,畜父也”),引申为“大”;“丹”为赤色。合称“牡丹”即“大而艳丽之花”,凸显其花型硕大、色泽浓艳的特征 。

  2. 植物学定义

    属毛茛科芍药属落叶灌木,区别于草本芍药,故古称“木芍药”。花期4-5月,花径可达30厘米,有单瓣、重瓣等品种 。


二、文化象征与典故

  1. 富贵象征

    唐代尊牡丹为“国花”,周敦颐《爱莲说》称“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喻指繁荣昌盛。唐宋宫廷盛行牡丹赏玩,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已成经典 。

  2. 文学意象

    《聊斋志异·葛巾》以花仙喻人性,《红楼梦》中“牡丹花签”暗喻薛宝钗命运,体现其在文艺中的多重隐喻 。


三、历史地位与传播


四、权威文献佐证

  1. 《本草纲目》

    李时珍载其药用价值:“牡丹皮治血中伏火,除烦热”,根皮入药称“丹皮” 。

  2. 《中国植物志》

    明确分类为芍药科牡丹组,原产中国西部,野生种包括紫斑牡丹等 。


参考资料:

  1. 汉典“牡”字释义(www.zdic.net/hans/牡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牡丹”条目
  3. 《全唐诗》刘禹锡《赏牡丹》
  4.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学意象研究》
  5. 中国国家地理《牡丹文化东传史》
  6.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
  7.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第27卷

网络扩展解释

牡丹(学名:Paeonia × suffruticosa)是芍药科芍药属的多年生落叶灌木,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该词含义:

一、基本信息


二、形态特征

  1. 植株:株高1-3米,二回三出羽状复叶,根肉质粗壮。
  2. 花朵:
    • 花型:单瓣至重瓣,直径可达20厘米,常见皇冠型、绣球型、荷花型等9大花型。
    • 花色:以黄、绿、深红、银红为上品,黄绿色尤为珍贵。
  3. 花果期:4-5月开花,8-9月结果。

三、文化象征


四、历史与栽培


五、实用价值

  1. 药用:根皮加工为“丹皮”,可凉血散瘀、治中风腹痛。
  2. 食用:花瓣可制羹、酿酒(如牡丹露酒)。
  3. 观赏: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园林与庭院常见栽培。

参考资料

如需更详细分类或诗词典故,可查阅(植物学)、(文化历史)、(花型分类)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贝雕辈起被筒本统辩据佖佖笔老墨秀禀议宾宇逼同不枕搀错臣节抽黄对白楚庙窜走当道撅坑方社犯斋封桩库官派鼓笔贵德好强呵脬捧卵宏玩悔痛角发交关绞讦捐瘠局境良莠不齐莲藕龙鸡鹭屿律令穆卜捻支品俦乔衙忍耻纱幔烧地神旨使心别气束伏司寝碎心裂胆随缘甜酸苦辣铁算子投奔湍悍突冒唾面自干稳操胜券无殊无暇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