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书册的意思、书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书册的解释

[book] 装订成册的书;书籍

埋头书册

详细解释

书籍。 宋 苏轼 《赠仲勉子文》诗:“闲看书册应多味,老傍人门想更慵。”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陶氏 不为掩覆,顾反夸道而笔之於书册中,以为后人劝侈诲淫之具,不亦甚哉!”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自选集》一本仍在书架上,因书册太小,不能同裹,故留下以俟后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书册”是汉语中表示装订成册的书籍或文献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义 “书册”指由纸张或其他材料装订而成的册籍,常用于记录文字、图像等信息,例如《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装订成册的书籍”。该词强调装订成册的物理形态,与单页文稿形成区别。

二、字形结构溯源

  1. “书”字演变:甲骨文象手持笔书写状,金文增加“者”声符,《说文解字》释为“箸也”,本义为书写行为,后引申为文字记录。
  2. “册”字本源:甲骨文象竹简编连之形,《说文解字》注“符命也”,本指编连的简牍,后泛指装订成册的文献。

三、词义扩展与文化内涵 作为文献总称,“书册”可指代典籍著作,如《尚书》《礼记》等先秦文献;作为文化载体,其形制演变体现从简牍到线装书的工艺发展,《古籍版本学》详述其装帧形制的历史变迁。现代语境中,“书册”既可指传统纸质书籍,亦可喻指具有系统性的知识集合。

(参考资料:《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古籍版本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书册”的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书册”指装订成册的书籍或书本,强调其成册的形式。拼音为shū cè,英文可译为“book”。

详细释义

  1. 形式与内容
    指由多页纸张装订而成的书籍,常用于描述书籍的厚度或篇幅较大的文本,例如苏轼诗句“闲看书册应多味”便体现了其文学场景。

  2. 引申意义
    可比喻事物的规模或数量庞大,如朱熹诗句“书册埋首何日了”暗指学问积累的厚重。

使用场景

历史渊源

“书册”一词至少可追溯至宋代,常见于古籍中。例如苏轼、张纶等文人均在作品中使用,表明其作为书面用语的历史延续性。

补充说明

“册”字本身有文献、典籍的含义,如“一册书”中的“册”即体现装订成卷的形态。需注意,“书册”在现代汉语中更偏书面化,口语中多用“书本”或“书籍”。

如需进一步查阅例句或权威释义,来源中的具体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哀鸿满路案辨本月砭庸针俗鄙耇丙种射线薄刑不齿于人布袋和尚不可须臾离不若痴抹糊穿鍼引线徂年黨歌點葉典仪东澳暖流粉态焚炀缚紥干肉根株苟异贵远鄙近滚刀手还骂惶急醮仪集餐疾耕可胜空房间老夫累旬凉凉列陈零榆駡市囊括无遗尿道炎裊袅卡具千里犹面砌垒凄妍起躁宂句阮咸宅沙坞水电报烫伤桃花扇特为停凝晩志五品兀兀陶陶先小人后君子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