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戒禁的意思、戒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戒禁的解释

犹禁令。《周礼·地官·小司徒》:“凡用众庶,则掌其政教与其戒禁,听其辞讼,施其赏罚,诛其犯命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戒禁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警戒防备的禁令

指为防范危害或维持秩序而设立的强制性规定。

此义强调其法律或制度属性,如《周礼·秋官·士师》中“掌士之八成……五曰犯戒禁”,郑玄注:“戒禁,备奸宄也。”即指防备犯罪的禁令。后世亦见于《唐律疏议》等法典,多指对特定行为的法律约束。

二、修行持守的戒律

特指宗教或道德规范中的禁忌与律条。

此义侧重精神层面的自我约束,如道教典籍《云笈七签》载“修行之人当持戒禁,绝嗜欲”,强调通过禁忌规范身心。佛教亦用“戒禁”指比丘戒律(如《大智度论》),涵盖饮食、言行等禁忌,旨在断除妄念。


补充说明

  1. 构词解析

    “戒”本义为警戒(《说文》:“戒,警也”),“禁”指忌讳(《说文》:“禁,吉凶之忌也”),二字复合后强化了“防范性规范”的内涵。

  2. 现代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罕用,多见于研究古籍、宗教哲学或历史制度文献,如《礼记·曲礼》中“戒禁于未然”即体现其预防性。

古籍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戒禁”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戒禁”指禁令或限制,多用于描述法律、规章等对某种行为或活动的禁止。例如《周礼·地官·小司徒》中提到:“凡用众庶,则掌其政教与其戒禁”,意为管理民众时需明确政令与禁令()。


二、字义分解

  1. 戒(jiè)
    • 防备、警惕:如“戒心”“戒骄戒躁”。
    • 戒除:如“戒烟”“戒酒”。
    • 佛教戒律:如“受戒”。
  2. 禁(jìn)
    • 制止、不允许:如“禁止”“禁绝”。
    • 法律或习俗不允许的事:如“犯禁”“违禁品”。

三、使用场景


四、补充说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籍或现代应用案例,可参考《周礼》原文或法律条文。

别人正在浏览...

安慰辨订逼壤臂有四肘疵厉弹包胆颤心惊樊迟稼反衍粉骨富民干脆利索感时鹳雀楼鼓琴孩赤黑盏赫兹黄头女真减户箭括仅只捐俗隽脆恪恭棱皮龟连营庐帐谜底弭髦嫩緑虐老兽心偶语蒲萄宫千里骨迁善改过牵萦窍包乞命倾巧亲吏弃责权策渠辈萨满搧风点火守徼顺脚酸衷坦荡如砥颓响托世屠剔瓦里王鲔危弦五津小便宜暇余西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