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蕉园的意思、蕉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蕉园的解释

(1).园名。即 芭蕉园 。在 燕京 (今 北京 ) 太液池 东。 明 《太祖实录》草稿焚烧于此。 清 赵翼 《顾晴沙於惠山立诗冢为赋》:“既非青史 蕉园 焚,敢托黄册后湖闭。”

(2).指代藏书之所。 清 钱谦益 《和州鲁氏先茔神道碑铭》:“ 蕉园 之藏,竹简之籍,州次部居,爰有端绪。”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蕉园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名词,既指特定历史建筑,也指植物群落。以下从词典学角度分述:

一、历史建筑专称

蕉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建筑,位于北京西苑(今中南海)内,为康熙帝幼年读书处。乾隆时期改建为佛寺“万佛楼”,属皇家禁地。该名源自园内曾广植芭蕉,清宫档案称其“蕉园门”“蕉园宝刹”。

出处:赵尔巽《清史稿·卷八十五·志六十》:“西苑门内为蕉园,康熙间圣祖读书处。”

参考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清史稿》。

二、植物学涵义

指芭蕉科植物集中生长的园地。“蕉”在《说文解字》中释为“生枲也”,后引申为芭蕉属(Musa)植物。此类植物喜湿热环境,古人常于庭院成片栽植形成“蕉园”,如王维《辋川集》载“芭蕉林”即属此类。

植物特征:芭蕉叶片宽大呈长椭圆形,果实为浆果(香蕉),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参考来源:《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Flora of China)。

三、文化意象延伸

因芭蕉叶易受风雨摧折,古典文学常以“蕉园”隐喻世事无常。如《红楼梦》大观园中的“芭蕉坞”,暗合“绿蜡春犹卷”的飘零意象(庚辰本第十七回)。

出处:曹雪芹《红楼梦》:“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蕉园景致描写原型)

参考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校注本。


文献依据说明:

  1. 历史考据采用《清史稿》官方史料
  2. 植物定义援引《中国植物志》权威分类
  3. 文学意象解析基于《红楼梦》经典文本

网络扩展解释

“蕉园”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历史地名(北京芭蕉园)

  1. 地理位置
    位于明代燕京(今北京)太液池东侧,是皇家园林的一部分。
  2. 历史事件
    明代《太祖实录》的草稿曾在此处焚烧,清代文人赵翼的诗句“既非青史蕉园焚”即暗指此事。

二、藏书之所的代称

  1. 文化象征
    清代钱谦益在《和州鲁氏先茔神道碑铭》中以“蕉园之藏”比喻藏书之处,凸显其典藏功能。
  2. 词源关联
    “蕉”在古代可指代芭蕉叶,因芭蕉叶曾被用作书写材料(如“蕉书”),故引申为藏书场所。

其他说明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优先参考权威文献中的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阿孩儿白毛风褊陿湢浴不愤气草案持纲赤身饬舆楚薮地质时代二名饿焰发变番阳负困馆谷股金扢支海州常山绗綫酣笑毫牦潢洋霍玉结仇结加趺坐惊泷金谷酒数进求骥足拉呱儿灵匠六同逻莎绿色昧利铭牌墨卡托叛敌偏裻剖棃清纯青甓勤力妻族祛祛孺褓食租顺数厮耨填置亭塞统治者外馆屋里的五位贤妃相杂闲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