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角龙的意思、角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角龙的解释

古代神话传说中五百年的神龙。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水虺百五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参见“ 应2龙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角龙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复合词,其释义需从文字学与古生物学两个角度分别阐释。

一、文字学释义 《汉语大词典》将“角龙”拆解为单字释义的延伸组合:

二、古生物学定义 现代学术语境中,“角龙”特指角龙科(Ceratopsidae)恐龙,其特征为:

  1. 头部结构:具骨质颈盾与额角,如三角龙的三个角状突起;
  2. 生存年代:白垩纪晚期(约7500万至6600万年前);
  3. 化石分布:主要发现于亚洲与北美洲地层,中国辽宁曾出土中国角龙属化石。

三、词义演变考据 “角龙”一词最早见于《魏书·礼志》对祭祀仪仗的记载,指代装饰角形图腾的龙纹器物。现代古生物学借该词翻译拉丁学名“Ceratops”(意为“有角的面孔”),实现传统词汇的科学转义。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 角龙词条
  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角龙科化石研究报告
  3. 国家自然博物馆. 中国恐龙特展说明
  4. 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古代器物纹饰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

“角龙”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神话传说中的神龙

  1. 定义与演变
    根据南朝梁代任昉《述异记》记载,角龙是龙类进化的中间形态:水虺(毒蛇)修炼150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再经500年修炼成为角龙,最终千年后化为应龙。
    特征:头部长角,象征其神性与力量。

  2. 文化意义
    这一传说反映了古代对生物演变和自然力量的神化想象,角龙作为应龙的前一阶段,常与祥瑞、降雨等意象关联。


二、古生物恐龙类别

  1. 基本特征
    角龙是鸟臀目草食性恐龙,生存于白垩纪(约1.44亿至9640万年前)。典型特征包括:

    • 头部有角状结构(如鼻角、眉角)
    • 颈部具骨质褶皱(颈盾)
    • 体型庞大,最长可达10米,体重约10吨。
  2. 分类与别称
    属于角龙科,包含三角龙、戟龙等分支。因其栖息沙漠环境且性情凶猛,在《怪物猎人》等作品中被称为“沙漠暴君”或“双角龙”。


两种含义分别源自神话传说与古生物学,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熬枯受淡播田仓徨谗説迟早矬倒对副斐济扶卫宫池恭凳后记讙謡架鳌蹇策尖端践妖蛟人驾驶家天下节印谨毛失貌饥疲鋗人拷打扣除款东灵肉柳郎卢秦孟庑民工明夷攀翼怕死贪生疲乏签厨迁正黜色凄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柔合三涂尚尔声风木深宪摔炮霜干书不尽言司马青衫送閲索马里腾布鞓红途径脱离下饭险奥香螺小末笑欣欣